10月26-29日,由方略研究院承办的科研诚信建设高级研讨班在西安国家数字版权基地成功举办。本次研讨班重点针对当前国内科研诚信协同治理趋势下各责任主体合规应对学术不端行为、规范学术调查程序及提升治理能力召开,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研诚信与负责任创新专委会主办。
开班仪式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研诚信与负责任创新专委会主任委员袁军鹏博士特意致信祝贺,对高级研讨班的举办给予高度肯定;方略研究院执行院长胡皖琪博士发表开班辞,围绕科研诚信建设与教育发展展开深入分享。

胡皖琪博士在发言中强调,作为教育领域具备全球视野的专业智库,方略研究院始终以严谨的学术研究为基础、以多元的实践视角为依托、以前沿的方法论为支撑,持续为政策制定者、高校管理者及教育从业者提供兼具深度与实用性的行业洞察,助力其高效开展科学决策。她介绍,研究院秉持“教育-数据-技术-AI”四轴对齐的核心理念,重点打造并推出“方略教育研究与院校治理工作台”。该工作台围绕院校治理关键需求,构建了多条核心服务故事线,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化故事线、专业评价故事线、学科建设故事线、科研年度考核故事线及成果转化故事线等。她特别指出,“共建科研诚信生态” 既是方略研究院当前重点推进的实践方向,也是未来长期发展的重要展望。

针对当前科研诚信面临的问题,胡皖琪博士表示,方略研究院旗下的学术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社会科学》已专门设置 “科研诚信协同治理”特色专栏。专栏关注国内外科研诚信协同治理的理论、实践和成效评价,不同学科领域和地域的治理进展,学界共识、法律规制和行业标准的完善情况,以及科技伦理治理相关问题研究。

近年来,我国科研诚信建设呈现强劲势头,随着科技研发经费投入超过全年GDP2%,科研诚信建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2017年以来由政府牵头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规制体系和新型治理架构,学术界凝聚形成了若干重要共识,第一责任主体依规开展了相应学术调查活动,科研人员个体自律意识较以往有了更大提升,公众对负责任科研活动的主动监督也大为增强。科研诚信的审核工作在科研活动、成果发表、科技奖励和荣誉申报过程中的重要性愈加明显,诚信治理成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基础性工程。
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治理基础仍显薄弱,各级责任主体在履行职责中还面临较多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全社会对教育科研领域的学术不端行为高度关注,对发挥以科技委为主导的新型治理架构作用、持续提升科研诚信治理能力有更高期待。当前,国际科研期刊巨量撤稿、国内相关基金申请及研发过程造假、“论文工厂”等事件仍然频发高发,热点舆情事件牵涉到科研失信行为的情况时有发生,守护良好科研生态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如何延续前期良好的建设势头和实现卓有成效的治理,积极推动学术调查实务合规并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持续完善提升科研诚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维护负责任研究和创新的科研生态,营造守正创新的科研文化,响应社会期待、主动发挥作用,正是本次研讨班的出发点和初衷。
根据前期调研和准备,研讨班针对日常治理中如何“有效搭建治理架构、合规开展学术调查、公平实施教育惩戒”等难点、堵点并立足实战需要精心设计了相关话题,邀请多位本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深入解读当前治理范式运行的特点和规律,特别是对如何运用现有政策规制和借鉴国内外治理经验解决本单位治理难题进行重点讲解;详细指导第一责任主体关注学术调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懂、不敢、不会”难点问题;针对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申报和研发中容易出现的失信行为及其防范举措进行讲解;针对开放获取时代的学术不端行为新特点进行剖析;结合典型案例对学术调查关键流程及合规性操作进行重点介绍;针对科研诚信案例库建设及运用AI赋能合规治理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同时为加深研讨效果,组织方还特邀西安当地知名科研机构有关负责人分享该机构在科研诚信治理中的经验做法。
围绕研讨重点和典型案例,研讨班组织学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开展现场调研和答疑活动。参研学员们对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相长的安排非常欢迎,纷纷表示学到了真正管用的知识,既有助于从具体案例中具象化知识要点、深入理解当前治理特点;也有助于吸收宝贵经验、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相应治理举措;同时也有助于正确履行第一主体责任、合规推动本单位诚信治理。学员们热切希望举办方能继续开办此类专题研讨班,助力各责任单位科研诚信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持续提升。
作为科研诚信与负责任创新专委会2022年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的专题研讨会议,研讨班是在人工智能时代科研诚信建设面临新的治理形势下举办的。本次高级研讨班由重庆泛语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其在科研诚信、科研检测等方面具备深厚专业积累。同时,启迪控股、启迪之星也为本次研讨班提供了重要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