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教师黄明拓:语言作舟 文化扬帆 培育新时代俄语人才
开心田螺
2025-07-22 06:56:05
0

“舌头放松,让气流带动舌头振动,试着先发‘т-р-р-р’或‘д-р-р-р’……”在南开大学“俄语精读”的课堂上,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副教授黄明拓正在耐心地给大一学生指导大舌音(p)的发音方法,帮助同学们战胜俄语学习路上的这只“拦路虎”。他一边讲解要领,一边示范:“别急,加上辅助音,把颤音拉长,感受气流带动舌尖颤动,等熟练了再慢慢去掉前面的辅音……”

同学们纷纷尝试,教室里响起一片“трррр… дрррр…”的舌尖颤音。黄明拓微笑着穿梭在同学们中间,不时用风趣的语言给予纠正和指导,让看似枯燥的发音练习变得有趣起来,课堂上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明拓老师的活力课堂,感受一场充满惊喜的俄语学习之旅。

跳出语言 拥抱文化

黄明拓在日常教学中,力求突破传统外语教学偏重读写的模式,加强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他坚信“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掌握外语技能的核心。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打好听说能力的基础,更是学好俄语的关键。

“这次接龙练习,每位同学都要把前面所有同学说的内容准确复述出来,再加上自己的新句子,我们看看能不能保证接龙全对!”话音刚落,“俄语精读”课堂瞬间进入紧张而活跃的状态。

这种独特的“接龙练习”是黄明拓的教学法宝之一,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听力理解力、瞬时记忆力和口语流畅度,更在无形中强化了大家的语法知识和逻辑连贯性。他还会针对性地就同学们接龙时犯的各种语音语调的小错误,善意地打趣提醒,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发音的技巧。

“跳出语言,拥抱文化”是黄明拓一直以来的教学导向,也是点燃同学们俄语学习热情的又一法宝。当课文中出现“Байкал”(贝加尔湖),他会顺势展开,讲述自己游览贝加尔湖的壮美风光和品尝秋白鲑的经历,还引申到地理人文知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对贝加尔湖有了更具象的认识。

黄明拓非常乐于给学生分享自己在俄罗斯留学时感受到的风土人情,从严谨的剧院文化到“俄罗斯人不爱笑”背后的文化逻辑差异,都被他在课堂上娓娓道来。他还化身“俄剧推荐官”,《饭店迷情》《从前有只狗》等经典俄剧成了他辅助学生课外学习的生动教材,让同学们在追剧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个人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化认知能力。

在学生们眼中,黄明拓是师长,更是朋友。他不仅关心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更关注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常常鼓励大家在精进学业的同时,也要学会享受课余时光,比如和朋友们相约周末聚餐、打球、郊游等等。

“在我们充满欢笑的俄语课堂上,黄老师总能带给我们别样的惊喜。课前,他会为我们分发巧克力。课间,他又像变魔术一样,从讲台下面捧出一块蛋糕。这些课堂之外的小小‘仪式感’,为我们平日严谨的俄语学习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同学们分享着课堂内外的快乐点滴。

译研并重 文通中外

教学之外,黄明拓在科研领域同样步履不停。他的研究紧密围绕着国家战略需求,展现出外语学者的时代担当。

作为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负责人,黄明拓致力于将元代文化史译介到俄语国家。这项工作远非简单的文字转换,而是文化桥梁的搭建。选择元代文化史进行外译是因为“中俄最初的官方接触正是在元代”。随着蒙古军西征,大量汉人进入欧亚腹地,同时也带回了俄国战俘。蒙古地区作为连接中俄的独特地理与文化单元,与两国的交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翻译元代历史,正是为了向俄语世界介绍这段交往源流的重要篇章。

谈及翻译中遇到的挑战,黄明拓说,元代文化史中包含着大量蒙古人名、地名,其汉语本身是音译自蒙古语,因此在俄语翻译中必须“从蒙古语翻译回去”。为此,他专门和会蒙古语的俄语博士研究生讨论学习。而对于中国元代特有的官职和机构名称,在俄语中没有直接的对应翻译,只能采用“解释性翻译”的办法。黄明拓认为,翻译的核心是“让对方听懂”,必须用俄罗斯人的表达和思维习惯,避免“中式俄语”,才能真正实现有效对外传播。

黄明拓笑说:“我当时还尝试了一下用AI翻译,结果发现AI在面对这些难点词汇的时候,正确率几乎为零。”面对目前关于“人工智能翻译是否能够取代人工翻译”的疑问,他以医学类比,即使AI高度参与,医生仍不可替代。“因为人类会创新,人工智能只能基于人类已有的产出去工作。语言也在不断更新,所以人一定是走在人工智能前面的。”黄明拓坚定地说,“外语人的核心竞争力不只是语言能力,更在于广阔的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对所学语种国国情的深刻理解,以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自觉意识。”

下苦功夫 练真功夫

黄明拓的俄语学习之路,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励志教材,诠释着“下苦功夫,练真功夫”的外语学习真谛。

2012年,高考填报志愿时,黄明拓感受到国家对俄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选择了俄语专业,踏上了他的俄语学习之路。

本科期间,黄明拓孜孜不倦地学习,为了不影响同学,总是拿着书本,在教学楼走廊一个有红色消防栓的僻静角落坚持练习口语。同学们路过时,总能听到那里传来的琅琅读书声。从此,“消防栓学长”的称号便不胫而走。

凭着这股刻苦钻研的精神,黄明拓学生时代在专业领域获奖无数:2015全国“永旺杯”口译大赛亚军、2016全国高校俄语大赛研究生组冠军、2017“青春”全国俄语诗歌朗诵大赛冠军、2017中俄高校口译邀请赛二等奖……

比起这些荣誉,黄明拓说他更在意的是通过比赛学习到了什么。“比赛中,除了考察词汇、语法、发音,也有对文化知识的考察。比如,有道题目就是对于俄国电影作品《他是龙》展开的提问。这些都告诉我不仅要学好语言这个工具,更要通过这个工具去探索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我也将这一点贯彻到了我的教学中。”

学好外语 大有前途

对于俄语专业学生的未来,黄明拓充满信心。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中国—中亚机制等多边机制中,中国与众多俄语国家的合作日益深化,机遇无限。

“学好外语,大有前途。同学们在本科阶段首要任务是打牢语言基础(语音、语法、词汇)和核心技能(听说读写译),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辅修第二专业。”这是黄明拓想对语言专业学生说的话。

从“消防栓学长”、全国俄语大赛冠军到学生眼中的“宝藏老师”,黄明拓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他精通语言,更拥抱文化;他深耕学术,更心系家国;他严谨治学,亦热爱生活。

黄明拓说:“外语教学有两个使命,一个是将世界介绍给中国,一个是将中国介绍给世界。”未来,他将继续以语言为舟、文化为帆,培养更多的俄语人才,让中国故事流淌成诗,让对话的星光照亮山海,让每一次交流都成为时代潮头绽放的浪花。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闫东洁)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外高新2025美国Tabor...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娥 近期,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新中学(简称 “南外高新”)学子...
教育部:坚持“健康第一”,各地... 9月2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
一高校官宣:自2026学年起,...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官网发布消息,明确自2026学年起,改为独立招收内地应届高考生。 原文如下: 自2...
【未成年人保护】“北极星”未检... 点 击 “ 蓝 字 ” 关 注我 们 为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学生自护能力,有...
明日起填报志愿!考生请注意! 近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了,9月24日9:00—18:00考生填报注册入学志愿。今日,省教育招生考...
极右翼占领西方:查理柯克之死,... 远在亚马逊丛林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就有可能引发地球另一端的大风暴。 “一场信仰与价值观的较量正在...
这三类大学生,今年注定难找到工... 2025年全国高校秋季校园招聘已经全面启动,2026届的高校毕业生在9月份和10月份都需要陆续投简历...
神州控股科捷第七届“王者挑战赛... 近日,作为 “智链神州・Next Chain”2025 智慧供应链创新大会的核心环节,神州控股科捷第...
【风采天地】骨科全力推进202...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骨科迎来2025年度新一批临床实习生。为确保实习生教学工作高标准起步、...
太原滨河小学参与迎泽区科学教育... 2025年9月23日下午,太原市迎泽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奇思妙问”成果展(第一站)在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