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亚马逊丛林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就有可能引发地球另一端的大风暴。
“一场信仰与价值观的较量正在逼近西方。敌人就是觉醒主义与伊斯兰主义结合起来,冲击我们称之为“美国生活方式”的东西。而美国的生活方式其实非常简单,我希望能够结婚,买一套房子,生儿育女。让孩子们骑自行车直到太阳下山,把他们送进一所好学校,住在一个犯罪率低的社区。不要让我孩子在学校里被灌输那些关于同、跨性别那一套垃圾观念。也不希望他们每天听五次伊斯兰祷告声,这很重要,我们要的是美国的生活方式,而顺便说,这就是基督教文明。这一文明孕育了西方文明,我认为这正是一句伟大的号召口号,是时候让人们站起来,奋起反抗了。”
这是查理柯克在被暗杀前一天的发言。也就是在这段发言后,查理柯克在一场大学演讲中被子弹击中脖子,宣告去世。
查理柯克的死亡,很有可能如同蝴蝶效应一样,在整个西方世界掀起一场大风暴。
很多人说不知道什么是右翼,其实查理柯克的这段话,基本上就代表着今天西方右翼群体的一个普遍共识,而这样的共识,随着查理柯克的死去,可能还会继续扩大,直到占领整个西方为止。
就在查理柯克死后几天,蝴蝶效应其实已经开始了。
9月13日,由反移民活动人士鲁滨逊发起的“团结王国”游行,获得了英国11万至15万人响应,另外还有大约5000名持相反立场的示威者,在集会地点附近举行“挺身而出反对种族主义”游行。
这是英国最近几年发生最大规模的右翼示威,高达15万人涌上英国伦敦市中心加入反移民游行,在这个过程中爆发警民冲突,有25人被捕。
当时伦敦警方出动了约1500名警力维持秩序,将两个示威人群隔离开来。但警方显然也对这次示威人数之多措手不及,最终伦敦警方为了阻止反移民示威者偏离路线,双方爆发冲突,这导致26名警员受伤,包括牙齿断裂、鼻梁骨折、脑震荡,其中有四人伤势严重。
这场英国近年来最大的右翼活动,参加者高举英国国旗和红白相间的英格兰十字旗,还有人举起美国和以色列国旗,并戴上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帽子。
这些示威者高喊批评英国首相斯塔默的口号,还有一些标语上写着:“把他们(移民)赶回家”。
右翼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反移民。今年已经有2.8万人乘坐小船跨越英吉利海峡抵达英国,而目前在英国申请庇护的移民也达到创纪录的数量。
客观来看,西方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不管是从市场经济还是从各种现代体系的角度来看,其根源都在西方,它开创了现代化,也开启了全球化贸易的浪潮,但为什么到了今天,西方会涌现出如此“可怕”的极右翼浪潮呢?
换句话说,西方为什么会被极右翼占领?
极右翼也被称之为保守的代名词。一个人为什么会保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认为自己过去传统的价值观或文明有可能会被颠覆,所以才会选择保守。
正如查理柯克所说,敌人正在冲击美国的生活方式,言外之意就是说,移民浪潮和多元主义已经威胁到了西方最传统的价值观,所以这几年西方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右翼思潮。
而柯克作为美国保守派象征人物的死亡,也很有可能被西方进一步用来证明“西方文明正在受到威胁”,从而为其政策主张提供更多支持。
极右翼在西方的崛起也不是偶然,除了移民因素之外,还有其他原因。首先,经济不景气也是重要推手。过去几年,西方普遍经济增长乏力,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以后,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其次,移民问题也让西方很多人失去安全感,过去十几年,欧洲接纳了大批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移民,虽然这些移民为欧洲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但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
欧洲犯罪率上升,社会福利压力加大,也让不少人开始对移民持反对态度。而右翼群体也敏锐抓住了这一点,高喊“发移民”和保护本国利益,自然也更容易赢得很多人的支持。
前段时间备受瞩目的一个乌克兰女孩,就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被一位黑人杀害,最终因为流失过多死亡,当时这件事也进一步加剧了左右之间的分裂。
当这种分类开始变得不可调和的时候,自然就容易引发并滋生暴力,而查理柯克就是这一暴力下的牺牲品。
移民太多,不仅仅改变了西方传统的生活方式,过去左派信奉的多元文化,也开始受到冲击。移民带来的多样性不仅没有碰撞出新的火花,反而冲击了西方传统的价值观,犯罪率、就业机会被抢等等,都为极右翼在西方的生根发芽,奠定了基础。
这是过去西方世界“过左”,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
还有就是人们对传统的坚守以及对变化的恐惧;按照一些人的测算,德国、英国等地的黑人占比已经达到多高,按照他们的生育率,未来多少年后就会全部变成黑人国家,这种类似的担忧,也在保守群体中占有很大一部分。
西方作为现代文明的根源,其核心价值观就是现代法治的一切,但当前西方的极右翼浪潮又和这些价值观存在明显的矛盾。
一方面,西方社会历史上一直都是移民的接收地,美国更是以“民族大熔炉”自居。但另一方面,随着移民数量和文化差异的扩大,西方社会已经开始出现强烈的反弹,在巴黎郊区、穆斯林聚集区,新生儿中穆斯林占比已经逼近60%。
保守派对这种超级能生,又和西方传统价值观差异巨大的群体,可以说是非常恐惧。
查理柯克之死,不仅是一个个体的悲剧,更是西方分裂加剧的标志性事件,他的死亡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进一步推动极右翼的发展,并加剧西方社会的分裂。
分裂不一定意味着坏事,如果通过传统的渠道,理性思辨来进行交谈,让思想碰撞出火花,那就是好事;但如果因为分裂从而产生各种仇恨和暴力,那么一定是坏事。
类似的事情,其实在西方已经出现过不止一次了。2002年,荷兰类似的人物福图恩就因为公开呼吁收紧移民,警惕伊斯兰入侵,结果就被激进的左翼分子范德格给枪杀了。
范德格在法庭上给出的理由是,福图恩对社会上的弱势成员构成危险,他有责任为民除害。
结果2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欧洲似乎已经不再是那个传统价值观的欧洲;过去西方世界相信世界是平的,相信西方文明可以改变整个世界,据此他们大开方便之门,欢迎各类人士来到西方,在这里定居。
但结果是,仍然有些人并没有对西方文明有所心动,他们生活在西方享受着西方提供的社会福利和高薪资,然后在这里继续推行保守落后的传统价值观。
这看起来是极右翼带来的问题,但恰恰是过去的西方过于天真,真的沉浸在这个世界是平的这样的豪言壮语之中,理想主义蒙蔽了双眼,西方渴望把世界打造出一个美好的乌托邦,但事实是,乌托邦从来就不存在。
工业化的浪潮和商业上的成功,的确加剧了西方空前的自信心,他们渴望改变这个世界,渴望让这个世界按照他们的想法或价值观生活。
但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平的。
当保守主义开始占领整个西方的时候,过去左派们奉行的“拯救世人”,将会不可避免地变成各种版本的“美国优先”。
到那时候,历史将再次以一个迂回曲折的角度,重新来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