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儿说得好:“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老祖宗留下的古话,道尽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子女的期待与寄托。这份爱,别提多无私了,简直像那老树盘根,扎得深,护得紧,就盼着枝叶繁茂。
可时间这东西,它不光是把“杀猪刀”,有时候啊,它更像块儿照妖镜!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有些家长心里头不禁“咯噔”一下:孩子翅膀啥时候长硬了?常顶嘴、常发脾气,动不动就摔门出走,我这大半辈子,是不是爱错了方向,使错了劲儿?
如果孩子有这几种表现,他心里头啊,十有八九没给您这爸妈留地儿! 所以,醒醒吧家长们,该收收手,疼疼自个儿吧!
01:甩锅侠附体
有的孩子走路时不小心摔个“狗啃泥”,他不看路,反倒指着家长说:“你怎么不扶着我点呢!”
要么就是考试考砸了,卷子往桌上一拍,脸不红心不跳:“都怪我同桌!上课老嗡嗡嗡,跟苍蝇开会似的,吵得我脑仁儿疼!不然我能考这样?” 遇到丁点儿沟沟坎坎,他那小脑袋瓜子转得飞快,怪天怪地怪空气,横竖就是不往自个儿身上瞅一眼!
这种娃儿啊,活脱脱就是个“甩锅侠”!
这种孩子情绪易燃易爆,一点就着。更要命的是,心里头可鞥压根儿没装着“体谅”俩字,更甭提“感恩”了! 打小他就觉着,爹妈为他忙前忙后、累死累活,那就是天经地义,跟太阳打东边出来一样自然!
家长要是老了、病了、动弹不了了,能指望着他搭把手、尽尽孝?可能立马会启动“甩锅程序”:“我忙啊!”“老婆孩子顾不上呢!”“你找大哥、大姐去呗!” 那责任?千斤重!甩出去一身轻!你说心酸不?
02:无事不登三宝殿
这类子女生活中也不少见。
平时就跟人间蒸发了似的!电话?没影儿!微信?死寂一片!逢年过节?群发祝福都懒得给您整一个! 老两口在家,眼巴巴瞅着手机,望穿秋水,盼星星盼月亮,就想听娃儿一句:“爸妈,吃了吗?身体咋样?”
有时电话真响了!刚“喂”一声,那头劈头盖脸就来:“妈快,江湖救急!我看中个包;爸,我车贷到期了;妈,孩子培训班要交钱!”要么是要钱,要么是让您去当免费保姆!
这样的娃儿,心里头那小九九拨拉得贼精,装的全是自个儿的利益得失,爹妈,顶多算个“多功能移动提款机”或者“24小时待命工具人”!
03:爹妈成“出气筒”
更让人心寒的是第三种!
在有些娃儿眼里,父母是谁?长辈?亲人?no,仅是可以随便吆喝、随意撒气的“软柿子”!
他跟家长说话,那叫一个“窝里横”,平时爱答不理,您多说两句?立马打断:“行了行了!知道了!烦不烦啊!”。
你想跟他聊聊家常、说说心事?他眼皮子都懒得抬,刷着手机哼唧:“嗯…哦…随便…”可你再瞅瞅他对外人?尤其是同龄朋友同事?反而知书达理、彬彬有礼! 为啥反差这么大?
说句掏心窝的话,养出这种“小祖宗”,原因在哪儿?往往就是从小太惯着了!
所以,如果发现苗头不对,家长一定要悬崖勒马,把“家规”这杆大旗竖起来,把“尊重”这条底线划清楚。
该说“不”时别含糊!
辣妈语录: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如果你是父母,看到孩子有这些表现,请不要再一味忍让。适当收回一些你的爱,留点温暖给自己。你不是提款机,不是保姆,更不是子女生活的垫脚石。
如果你是子女,也请停下脚步,回头看看那个曾为你遮风挡雨、如今却步履蹒跚的人。他们不需要你给多少钱,只要你一句问候、一个拥抱、一次陪伴。
亲情,是世间最珍贵的礼物。别等失去了,才学会珍惜。
愿天下父母,都能被温柔以待;愿天下子女,都能学会感恩与回报。因为,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