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圈近期炸开了锅 —— 雅思官方承认,2023年8月至2025年9月期间,因技术故障导致部分机考成绩误判,涉及听力、阅读两大核心科目。波及约7万余名考生。这场覆盖三届申请者的 “评分事故”,虽然官方宣称受影响人数不足1%,却让无数考生的留学规划被彻底打乱,有人错失梦校,有人被迫 Gap,更有人因自我怀疑放弃了求学之路。
而官方致歉姗姗来迟,分数调整几家欢喜几家愁。
雅思官方在给受影响考生的邮件中明确表示,已更新错误成绩,并提供全额退费或免费重考的补偿方案。考生可通过官方微信小程序查询新成绩、确认成绩单寄送地址及办理退费,此前发放的纸质成绩单已失效。
雅思向考生发送的邮件
同时对由此导致成绩有误深表歉意,并将全额退还受影响场次的考试费。对于退费相关问题,该工作人员解释称,考生可以搜索雅思官方微信小程序,登录后查询自己的报考记录,如果有看到退费按钮,即可以退费。
从考生反馈来看,分数调整呈现两极分化:多数人阅读或听力单科上调0.5-1.0分,部分人总分直接提升0.5分,有人调侃 “雅思7.5→8,只差一封官方邮件”。
但也有考生遭遇分数下调,原本勉强达标的成绩突然不满足申请要求,陷入紧急补烤的窘境。而那些已经靠旧分数成功入学的考生,虽能白赚两千多元考试费,却也为这场 “乌龙” 心有余悸。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故仅涉及机考考生,且以系统自动批改的听力、阅读科目为主。雅思官方称已修复系统并加强审计,强调 “超过99%的考试不受影响”,但迟迟未给出更具体的技术故障说明,也未发布公开致歉声明,这让不少考生感到不满。
雅思对文考生的回复
误判背后:被改写的人生与难以弥补的损失
比起分数的涨跌,更让考生崩溃的是被耽误的时间、金钱和人生选择。正在英国留学的周女士,2024年5月的雅思阅读成绩本应是6.0分,却被误判为5.5分,恰好错过了目标院校的小分要求。为赶6月的申请截止日期,她紧急花费1400元参加单科重考,最终考出7.0分的高分。得知真相后,她既愤怒又无奈:“当时以为是自己不适应机考,心理负担特别重,现在才知道分数早就够了,雅思早干嘛去了?”
李女士的遭遇更令人唏嘘。2024年9月和10月,她两次参加雅思考试均因成绩误判未达标,直到 12 月第三次考试才成功上岸,顺利入读香港城市大学。然而2025年11月,她接连收到两封成绩更正邮件,发现9月那次考试的分数其实早已满足所有申请条件。“就因为雅思的漏洞,我多备考了三个月,错过了更好的学校,也浪费了做实习、提升背景的时间,这些青春回忆是金钱补不回来的。” 更让她糟心的是,10月那次考试的1400元申诉费被驳回后,至今未能追回。
最令人惋惜的是吴先生。2024年8月,他第二次雅思考试本应拿到6.5分的达标成绩,却被误判为6.0分,错失了香港浸会大学的申请资格。心态崩塌的他在9月的第三次考试中发挥失常,最终彻底放弃读研计划,转而投入工作。2025年11月收到成绩更正邮件时,他的人生轨迹已偏离初衷一年多:“我把雅思当作求学之路的最后希望,白天上班晚上复习,拼尽全力却被一场技术故障捉弄,这种损失根本无法用金钱衡量。”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 “评分事故”,不同阶段的考生需针对性处理,避免损失扩大:
最后,提醒考生们
对考生而言,首先要提前规划,给语言刷分预留充足时间,避免临近申请截止日期才匆忙应考,一旦出现意外便无回旋余地;其次,不要将所有希望寄托于单一考试,可同时了解多种语言考试的认可度和考试规则,必要时及时切换赛道;最后,申请过程中要保留好所有凭证,包括成绩单、缴费记录、沟通邮件等,若遭遇不公待遇,可通过合理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雅思官方的退费和成绩更正,或许能弥补部分金钱损失,但那些被耽误的时间、错过的机会和受伤的心灵,却难以真正修复。希望这场 “留学劫难” 能推动语言考试行业加强监管,也让更多考生明白:留学申请没有 “赌运气” 的空间,唯有提前准备、多做预案,才能稳稳走好每一步。
(本文部分参考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