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们分享了厦门市海沧区华附外校林清铃老师的,与大家共同探讨了图画书常规阅读课的教学流程。一本图画书究竟是如何创作出来的?我们该如何通过梳理文本故事,叙事方式,关注“小物件”线索,引导孩子们探讨图画书的仿写和创编?今日,我们将继续以《团圆》为例,深入交流 图画书的写作课。
图画书的题材符合童年趣味,孩子对故事里的内容有亲近感,这份兴趣会比原本痛苦艰难的写话、写作文变得轻松,出现超常发挥的现象。
——儿童阅读师资能力认证课程导师 刘颖
关于《团圆》这部作品,我们如何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灵感呢?
图画书写作课
《团圆》教学设计
执教年级:四年级
执教者:林清铃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阅读绘本,借助时间轴理清节日故事情节,并能简要复述故事。
2. 关注重点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感受朴实而伟大的父母之爱,感受传统节日的寓意。
3. 发挥小组合作优势,仿照《团圆》叙事方式创作自己喜欢的节日故事图画书。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古诗,猜诗中的传统节日。
孩子们,我们中华文明历史悠久,节日众多。古人用简洁的诗句描绘传统节日故事,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也读了很多传统节日故事图画书,现代的作家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描述节日故事,既有故事感又有画面感。为什么那么多诗人、作家都在歌颂传统节日呢?到底里面藏着什么秘密?今天就让我们当一个传统节日的宣讲人,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开启中国传统节日探秘之旅吧!
任务一 :在阅读中探秘
课前自主阅读图画书《团圆》,并完成学习单。
1. 出示封面,师生交流
封面就像书的脸,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先来看看封面上的图画。
(1)看封面:图画中的小女孩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谁呢?是的,毛毛。谁来说说什么是“ 团圆 ”?
(2)读前后环衬页:仔细观察封面和前后环衬页上的图画,你有什么发现?
(3)读版权页: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除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 梳理情节,分享交流
(1)毛毛和爸爸相处这几天,都做了哪些事情? (借助时间轴梳理)
(2)你是怎么梳理出这些事情的呢?请分享一下你的经验。
3. 借助关键词和画面,简单复述。
有哪些同学愿意借助这些关键画面和时间词语,按照时间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时间轴来整理故事线索,掌握通过筛选关键画面和关键词汇来梳理情节和复述故事的技巧。
任务二:在交流中感悟
1. 观察情节,发现秘密
话题1:孩子们,通过时间轴,你发现了这本图画书藏着的传统节日秘密吗?这个故事里有哪些关于除夕和春节的习俗?有些习俗只画了图,没有配上文字,都是什么呢?
(板贴:穿新衣 贴春联 包汤圆 吃汤圆 拜年 看舞龙)
总结:这正是图画书创作的秘密之一,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节日故事,用图画去传递人间情感。
话题2: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春节习俗,请小组代表来分享。
(1)小组内先选取一个最感兴趣的春节习俗活动,再轮流交流。
(2)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来分享。 (说一说或演一演)
(3)春节除了书中谈到的这些习俗之外,还有其他习俗吗?
(板贴:大扫除、放鞭炮、吃年夜饭、收压岁钱、守岁等)
(4)现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子都过得这么好,为什么还要过这样的传统节日呢?
总结:作者为什么没有都写进故事中呢?是的,我们的节日故事就是把自己觉得印象最深刻、最有意思的事情写下来或画下来,这就是创作的秘密之二。
(板书:抓关键创)
话题3:聊完图画书中藏着的传统节日秘密,请大家再观察一下这些情节,你发现作者的其他创作秘密吗?
按时间顺序写节日故事。远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在除夕这天赶回来和家人团聚,面对刚回来的爸爸,毛毛有些害怕。接着和爸爸几天的相处,对爸爸越来越亲近。由于工作的需要,爸爸只能再次与毛毛分别,毛毛内心满是不舍和难过……
(板贴:团聚 不舍 相处 亲近 分别 不舍)
总结:正如这本图画书的绘图者朱成梁老师说:“ 团聚、分别;再团聚、再分别......大大小小的团聚和分别构成了我们的人生。”
话题4:想一想,毛毛的爸爸远行去做什么呢?
哪怕为了大家舍小家,亲情和传统节日也阻隔不了他们的分别。 (板贴:爱)
(二)品读细节,感悟内涵
孩子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关注到图画书里隐藏着的一个小物件,这个小物件贯穿整个故事。是什么呢?——是的,好运硬币。
话题 1:好运硬币对毛毛来说很重要。故事的结尾,毛毛却将好运硬币送给了爸爸。他为什么舍得把视为珍宝的硬币给爸爸呢?
总结:一家人都用这枚圆圆的小小的硬币传递着感情,一次又一次将情节推向高潮,这就是“寓情于物”。 (板贴:寓情于物)一枚小小的硬币让浓浓的亲情蔓延开来,即使天涯海角,在毛毛和父亲的心中,他们已然团圆。
小结:我们在阅读《团圆》这本图画书中,探秘了故事里藏着的节日习俗,探秘了作者团聚、再分别的叙事方式,探秘了好运硬币作为串联故事的线索。这么多作家创作的秘密都被我们发现了。
任务三 :在合作中创作
1. 合作构思框架
(1)交流节日故事:除了除夕和春节,其他传统节日的习俗也让我们与家人的关系越来越近,你们有类似的经历吗?课前请同学们搜集相关传统节日的时间和习俗,现在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先交流下彼此感兴趣的传统节日故事。
(2)绘制故事框架:
① 小组中选取一个中国传统节日,仿照《团圆》故事框架,用喜欢的图示梳理出节日故事情节(注意选取印象深刻、有意思的习俗蕴含故事情节中)。
② 展示集体构思。
③ 分享交流。
(三)课后任务
1. 仿照《团圆》叙事方式,用文字记录下自己感兴趣的节日故事。
2. 小组合作共同创作一本属于自己的节日图画书。
不管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经历了多少风雨兼程,跨越了多少山川湖海,当春节的钟声悠扬响起,那份对家的深深眷恋,便如同潮水般涌来,不可阻挡,它携带着团圆的温暖,让我们感受到在平凡日子里的非凡意义。
寻找“发光的人,有光的课”
欢迎投稿
让学习成果看得见
让实践成果被看见
实践投稿 / 课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