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鸡娃成功的家长,现在度日如年。
开心田螺
2025-02-05 14:57:54
0

文 | miki粥

01

妈妈们见面,半生不熟想拉近距离的时候,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是:

你有几个小孩?

每次听说我有两个小孩,一大一小,一儿一女,就会发出感叹,啧啧,你真是太有福气了,儿女双全。言下之意,我因为生小孩成了人生赢家,走上辉煌。

我这就纳闷了,怎么儿女双全就是有福之人呢?反而因为小孩不同性别,造成了我的很多困扰。

连买房都要考虑男女有别,需要多分出一间房。所以西城海淀买不起,买得起的住不下,只能往郊区走。郊区也要看户型,小孩、父母和自己的卧室外,总还要有间书房吧!算来算去四间房怎么都不够用,只能咬咬牙多花了上百万,顶格买了最大的户型。

当时我想,这儿子养得可真贵!如果我是有福之人,二胎也该是个姑娘,这样就能姐妹一直同屋,上下铺安排上。

看到这里,不少未婚未育的朋友怕是已经开始叹气,心想自己坚决不能养小孩,这也太费钱了,花在自己身上不香吗?

我结婚之前也这么想过,还跟同事吐槽说不想养个小孩分我的钱,被他无情的嘲讽,是万万没想到自己也有今天,养娃挥金如土,眼都不眨一下,还觉得自己是不是没奉献透?

后来我发现,大部分的中国式父母,都有一种为儿女蜡炬成灰也甘愿的精神。

在别人眼里,这样的爹妈总是对下一代有所图的——

像某音里带货的小主播们,生养出来就是为了被爹妈快速收割。而鸡娃妈妈费尽心机,毫不吝惜地投入资源、金钱和时间到教育上,是放长线钓大鱼,看着是要把小孩送进顶尖名校,实际上目的是等待「反哺」。

名校毕业生啊,要么能带家庭实现阶层的跨越,要么就能让爹妈从此过上不劳而获的美好生活…

太天真了。

看弟弟踢球的时候我也闪念想过,怕不是要培养出一个梅西吧!常劝姐姐对弟弟好一点儿,以后全家就靠他了。但知道这不现实,现在有几个小孩能指望得上?从小都被惯的多吃多占。

别以为生两个小孩可以学会体谅,这是痴心妄想。资源有竞争的时候,不抢不打就算是爹妈教子有方了。

每次我感叹养娃艰苦,就会有人跳出来安慰我说,养大了就好。可我们这届家长也敢做梦让儿女养老吗?只求他们不啃老就好!

这是我们的觉悟,因为看多了人生不如意的故事。

02

我有个小姑,和小姑爹都是985的大学教授,养了两个儿子很成功。是那种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一路学霸,名校毕业后进了研究所工作。

体制内的工作按部就班,时间久了年轻人熬不住,周围的朋友纷纷出国,自己也难免蠢蠢欲动,最后读书厉害的老大,一声不响跑到了加拿大去读博。

走了两年,在加拿大结婚生子工作,也就不打算回国了。

弟弟看哥哥晒野营钓鱼非常羡慕,很快也去了加拿大投靠。他没老大努力总失业,但加拿大的缓慢更适合他躺平,所以也不愿回国,速速就地结婚。

儿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小姑老两口也找不到理由让儿子们回国,只能当空巢老人,互相依靠。有两个儿子,老了还是孤独。

中间也想过去加拿大投奔儿子们,当时还是我去送的机。

那时老两口身体还不错,想着还能帮儿子们带带小孩,总算是有点儿贡献。但没半年就回来了,回国都没通知我去接机,因为他们不好意思——

原本去加拿大的时候志得意满,以为能享受养娃的成果,结果最后灰溜溜回国。

小姑当了一辈子老师习惯管人,和老大的媳妇在教育小孩的问题上都有了龃龉,心情郁郁不乐,跑到老二家住,有天天生气儿子工作不稳定,烂泥扶不上墙。

气到水土不服,天天流鼻血,于是借着这个理由赌气就回了国,再也不肯去加拿大了。

直到前几年小姑爹得病,身边一个儿子都没有。优秀的有工作,不够优秀的忙着找工作,都不肯回来。小姑爹临走的时候,身边只有小姑一个。

这让小姑心灰意冷,送走了姑爹也拧着不肯去加拿大,一个人住在某二线城市。

她觉得生活虽然苦一些,但自力更生不用看谁的脸色。好在是当老师的,身边还有几个学生照应。不敢想以后,只能过一天算一天吧。

她说,有时候想想自己的人生可笑,当年拼狠培养儿子进名校,亲戚朋友都羡慕不已,如今临老了竟是这般光景。

不少人叹息,认为生儿无用,还是女儿贴心。这也是未必。

03

@叶倾城 讲过一个故事,主人公阿姨也碰巧当老师,膝下只有一个女儿,今年40多了。

20来岁的时候嫁去的美国,当时爹妈风光无限,也算是亲戚朋友眼里的成功人士。婚后生活也算和谐,小孩哐哐哐生了三个。

当妈的教育口工作,估计从小一心鸡女儿读书,所以长大了家务什么都不会做。老母亲只能孤身跑到美国帮她带娃,为此还和老公两地分居,被劈腿离婚。

一带许多年,终于把老大带进了大学。

小孩都带出来了,知识分子女婿就开始点她,说在美国不兴给老人养老,送养老院也过得不爽,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你还是回国吧。

这话我听了都心塞,何况是亲妈。但女儿也只会劝两句,你不理他,他难道还能赶你走。为什么呢?因为美国太太不工作,没有经济自主权。

这还怎么指望得上?不愿受气,只能回国。

女儿也不可能主动劝她回去同住。避害趋利本就是人之常情,就算是亲妈,天天一个屋檐下和亲老公磕磕碰碰,自己活得也太累啊。

不打算换老公,就只能让亲妈退避三舍。

所以养女儿又能怎样呢?翅膀硬了,照样放爹妈的鸽子。

鸡娃名校和养儿防老,这事儿我们恐怕只能占一样。

生养小孩可以,但是不要对他们抱有太多的指望。因为我们对他们成功的愿望和养儿防老的功能性期待,完全是背离的——

小孩太优秀不可能甘愿做池中物,养了几十年完全都是为社会做贡献;小孩太渣,我们可能连前十年的陪读生涯都熬不过啊…

所以,养小孩的正确心态就是做慈善:有钱就多捐一点儿,没钱不要勉强自己。因为你就算苦死自己,最后也很难不孤独终老。

养儿防老?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如今生育已进入存量经济时代,不少人消耗半生后悟出一个道理: 手里的票子和房子远比儿女可靠。

想开了,当父母的就不会太过纠结:

三岁不讲话会觉得他社交障碍怕未来找不到女朋友;五岁没学英文就想,完了,输在了起跑线上;连不写作业都会联想到他以后读不了名牌大学…

读不读得上,跟老娘又有什么关系呢?都是他自己的事儿啊!反正最后小孩都不是为自己养的。

搞教育有了慈善家心态,养娃焦虑也能被治愈了。

果然,万事还要靠自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安交大少年班考什么?2025... 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考什么? 1.初试 时间及地点:2025年2月16日(以初试准考证为准),届时在部...
教育部等部门多措并举推进教师队... 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从严从实建设师德师风、大力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巩固提升教师待遇保障……记者...
史地政组合专业指南:文科黄金三... 史地政组合专业指南:文科黄金三角的大学与职业路径 历史、地理、政治的学科组合构筑了坚实的人文社科基础...
化州市同庆镇悦义小学附属幼儿园... 禁毒安全教育 为深入贯彻落实茂名市、化州市禁毒办关于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工作要求,切实增强全园师...
从小喜欢“瞎捣鼓”,如今科创金...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探索者,他们的眼睛里藏着对世界最纯粹的好奇。 梁同学的故事,正是从这份好奇开始的...
告别“梓涵”时代,小学新生报到... 开学第一天,德州一所小学门口,站满了提着书包的一年级新生。 老师手握点名册,却满脸为难。 不是因为学...
教育局不让幼儿园小学化,但是小... 其实不快的……学校既没有要求快,小学学生的实际进度也不比上一代人更快。 认为小学进度快的家长,水平一...
秀湖论坛 | 从庞众望的开学典... 用“三劲”逐梦 以“三实”护航 从庞众望的开学典礼发言 解答新学期的成长命题 又到一年开学季,莘莘学...
专访|亲子教育博主大J:为什么...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赵茜 蒋文俐 告别传统“鸡娃”思维,父母如何帮孩子找到未来? 今年,新书《职业的...
黑龙江大学法本法硕复试真题反馈... 黑龙江大学法本法硕复试真题反馈 专业课笔试: 无本环节 专业课面试: 为了避免损害多数人生命而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