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研之家”,相聚天大!
当天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跨越千里来到2025级本科新生
麻研同学的手中时
这个夏天注定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作为这所百卅学府里难得的
“兄弟校友”
从哥哥麻博的保研之路
到弟弟麻研的新程启航
两条青春轨迹在“实事求是”的校训下交汇
续写着“博研之家”与天大的独特缘分
哥哥麻博与弟弟麻研的合影
从“哥哥的故事”到“自己的选择”
“哥,我也考上天大了!” 电话那头的雀跃,让正在实验室调试代码的哥哥麻博瞬间红了眼眶。四年前,他以县城高中罕见的高分考入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时,未曾想过未来某天,会在校园里迎来亲弟弟的身影。
哥哥麻博在校照片
哥哥在天大就读的日子里,体会最深刻的便是天大 “严谨治学”的校风——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深夜实验室不灭的灯光,是导师趴在图纸上逐行批注时的认真,是备赛时同学递来的那杯热咖啡。这些故事,哥哥从未刻意讲给备战高考的弟弟,却在每次视频通话时,悄悄藏进背景里的图书馆灯光中,于弟弟麻研的心中播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这颗小小的种子在麻研心中悄悄发芽,填报志愿那天,弟弟在志愿表上郑重写下“天津大学”。这个决定里,有对哥哥描述的“学习氛围浓厚到图书馆抢不到座”的向往,也有对电气专业“能为家乡电网升级做些事”的期待,更有一份隐秘的钦佩——像哥哥那样,在天大的沃土上长出更挺拔的枝干。
校训如炬,照亮前行之路
“实事求是”的校训,在兄弟俩的生活中有着不同却又共通的体现。
对哥哥麻博而言,是竞赛后逐盘拆解的复盘笔记,是写代码时“多一行注释就少一分误解”的较真,是保研面试时“这个领域我还需要深入学习”的坦诚。这些细节被弟弟麻研看在眼里:“他从不空谈理想,只会用行动告诉我要脚踏实地。”
哥哥麻博担任志愿者
哥哥麻博参与暑期社会实践
麻研将执教北洋的侯德榜先生作为自己的榜样。从侯老在实验室里破解制碱难题,让“侯氏制碱法”挺起民族工业的脊梁,到今天的天大学子在科研一线攻坚、在志愿服务中奉献,一代代人用行动注解着“兴学强国”的初心。
“侯老把实验室变成为国争光的战场,如今我站在他曾仰望的星空下,才懂这份责任有多沉。”麻研的话语里,有着对于前辈的敬仰,更有接棒前行的笃定。校训如炬,照亮的从不单单是个人的路,更是一代代天大人向着家国理想奔赴的征程。
共赴新程,让种子继续生长
九月的天津,褪去繁华的海棠树影婆娑。兄弟俩约定好要一起做的事列了长长一串:去尝尝哥哥念叨了四年的平园烧烤,一起打卡哥哥曾熬夜备赛的实验室,还要在海小棠雕像前和“校花”拍张合影……
摄影:张立
被问及用什么词形容与天大的缘分,弟弟麻研笑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小县城的两个少年先后叩开这扇门,看似偶然,实则是天大的底蕴与个人的执着共同写就的必然。哥哥麻博则笃定地回答“扎根”,这两个字里,有他四年来在专业领域深耕的印记,更藏着对未来的期许:在这片孕育了无数“兴学强国”理想的土壤上,兄弟俩会继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让青春与使命同频共振。
✦
•
✦
在天大,这样的传承从未停歇。从爷爷到孙女的建筑梦想,从父母到子女的理工情缘,从兄长到弟弟的青春接力……“天大人”早已超越身份标签,就像兄弟俩所说:“天大的每个人都在告诉你,要做个踏实的人,做些有用的事。”
(查看
下一篇:高校管理人员,降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