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我们整理了2025新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五四学制)一电子课本,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对同学们的暑期学习有所帮助。
如需全套电子课本PDF版,请关注公众号“桃李科普”回复:“电子课本”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五四学制)电子课本在线阅读













一年级数学是孩子数学思维启蒙的关键阶段,内容紧扣生活场景,以 “直观认知” 和 “基础运算” 为核心,难度螺旋上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数的认知:建立 “数感” 的基础
这是一年级数学的起点,重点是让孩子理解 “数” 与 “量” 的对应,能熟练认、读、写、用数:
- 10 以内数的认知:
- 从 “1” 到 “10”,先通过实物(如小积木、手指、水果)理解 “数量”—— 比如 3 个苹果对应数字 “3”;再掌握数字的读写(数字的笔画、占格,比如 “0” 要写得圆滑,“8” 要上下对称);同时学会 “基数” 和 “序数” 的区别:基数是 “有几个”(如 “盘子里有 5 个梨”),序数是 “第几个”(如 “从左数第 3 个是红色的”)。
- 20 以内数的认知:
- 理解 “10 个一就是 1 个十”(比如 10 根小棒捆成 1 捆),学会数 11-20 各数(知道 11 是 “1 个十和 1 个一”,15 是 “1 个十和 5 个一”);能按顺序数(正着数、倒着数)、比较大小(用 “>”“<”“=” 表示,比如 12<15,20>18)。
- 100 以内数的认知(下学期拓展):
- 会数 100 以内的数(知道 10 个十是 100),能认读、写数字(比如 36 是 “3 个十和 6 个一”),初步感知 “数位”(个位、十位,比如 “25” 中 “2” 在十位表示 2 个十,“5” 在个位表示 5 个一),并能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
二、10 以内加减法:运算的 “入门课”
从 “实物操作” 过渡到 “符号计算”,让孩子理解 “加”“减” 的含义:
- 加法:
- 结合生活场景理解 “合起来” 就是加(比如 “2 个苹果和 3 个苹果合起来,一共有 5 个苹果”,对应算式 2+3=5);学会 10 以内所有加法(如 1+1=2,5+4=9),能熟练口算,还能通过 “数的组成” 快速计算(比如 6+3=9,因为 6 和 3 组成 9)。
- 减法:
- 理解 “去掉”“剩下” 就是减(比如 “5 个气球飞走了 2 个,还剩 3 个”,对应算式 5-2=3);掌握 10 以内所有减法(如 4-1=3,10-6=4),同样能借助 “数的分解” 口算(比如 10-3=7,因为 10 可以分成 3 和 7)。
- 加减法关系:
- 初步感知 “加减法互逆”(比如知道 2+3=5,就能想到 5-2=3,5-3=2),会看 “情境图” 列加法或减法算式(比如图中有 4 只小鸡,又跑来 2 只,列加法 4+2=6;有 7 只小鸟,飞走 3 只,列减法 7-3=4)。
三、20 以内加减法:运算的 “进阶练”
这是一年级数学的重点,分为 “进位加” 和 “退位减”,需要掌握技巧:
- 20 以内进位加法(上学期末 / 下学期初):
- 核心是 “凑十法”—— 比如算 9+5:把 5 分成 1 和 4,先算 9+1=10,再算 10+4=14;算 8+3:把 3 分成 2 和 1,先算 8+2=10,再算 10+1=11。通过反复练习,能熟练口算(如 9+6=15,7+5=12)。
- 20 以内退位减法(下学期重点):
- 常用 “破十法” 或 “想加算减法”:
- 破十法:比如算 13-8:把 13 分成 10 和 3,先算 10-8=2,再算 2+3=5;
- 想加算减:比如算 12-5:先想 “5+?=12”,因为 5+7=12,所以 12-5=7。
- 最终能熟练口算(如 11-4=7,15-6=9)。
四、图形认知:培养 “空间观念”
通过观察和触摸,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 平面图形:
- 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比如课本封面是长方形(有 4 条边,对边一样长),魔方的面是正方形(4 条边一样长),硬币是圆形(没有角,是曲线),三角尺是三角形(有 3 条边、3 个角);能从生活中找出这些图形(比如 “窗户是长方形的”“饼干是圆形的”),还能简单拼组(比如用 2 个三角形拼出一个正方形)。
- 立体图形:
- 认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比如文具盒是长方体(有 6 个面,大多是长方形),骰子是正方体(6 个面都是正方形),易拉罐是圆柱(上下是圆形,能滚动),皮球是球(能任意滚动);能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平面图形是 “平的”,立体图形是 “有厚度的”)。
五、简单的量与计量:联系生活的 “实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