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学校与家庭同频共振的协奏曲,唯有双方携手共进,才能奏响孩子成长的最美乐章。8月27日,中国关工委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团成员、高级教师李萍在成都市新华路小学为一年级家长带来了一场题为《家校协同共育好 孩子适应学习快》的专题讲座。
“孩子上一年级,家长最大的困惑、担心是什么?”讲座一开始,李萍便向家长提出问题,并总结了六大常见的困惑及问题——“孩子不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孩子学习不好,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一年级不考试,怎么才能知道孩子到底学得好不好?”“同学之间处于磨合期,互相试探、交往能力欠缺。”“孩子有意无意间拿别人的东西。”“孩子缺少规则意识,适应环境的能力欠缺。”
针对上述问题,李萍通过精彩的案例分享,向家长们强调要弄清楚三个重要问题:一是明确家长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是孩子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前提;二是明确幼儿园与小学最大的区别是帮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关键;三是明确引导孩子爱学校、爱老师,是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核心。
同时,李萍将《培养孩子在学校的良好习惯》编成了适用于一年级年龄段孩子的顺口溜:“下课了,稍休息,收拾东西,摆桌椅,见垃圾,要捡起,教室内务要整理,过走廊,不推挤,上下楼梯靠右行,拍拍球,跳跳绳,同学友爱记心里,游戏安全莫忘记。”以儿童的视角和能接受的形式让家庭教育更容易扎根在每个家庭的土壤中。
“学到了很多关于孩子刚从幼儿园转变为一年级这个时期重视家庭教育的地位,且培养孩子学习生活习惯的方法,尤其是最后李老师留给我们家长思考的三个问题。对我来说都非常受益。”来自新华路小学一年级的一位学生家长表示,此次专门过来听课,针对“家校协同共育的家长如何行动?”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她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讲座举办。“家长和老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合伙人’,家校需要建立定期、深度的交流机制,及时了解孩子在校和在家的情况,共同解决教育中的困惑与挑战。”该校校长王燕表示。
据悉,此次讲座是由青羊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青羊区教育局、青羊区妇联主办,成都市家长学校青羊区分校、青羊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新华路小学承办。通过讲堂,让家长们明白:孩子们迈入小学的第一步,也是家长学习如何更好支持孩子成长的新起点。只有家校协同共育,才能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