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女同学,名字起得很甜美,不仅如此,似乎人如其名,这一道理也深刻地体现在了她们身上,即从小长相甜美,说话的声音也很甜、很软。
似乎格外讨老师们的喜爱。然而人总要长大,来到大学之后,情况就变得不太一样了。倘若一个女生给人的感觉依旧是以发嗲为主。
却没有实际的能力,大家就会觉得她也不过如此,空有其表的人是无法获得真正的认可与欢迎的。
但有的同学恰恰就是被自己的名字给“坑”了,家长起名时究竟是怎么想的呢?在大学里面,老师对表现不好的学生拥有着很大的权力,比如可以判定他们挂科。
而有的同学或许就会觉得很委屈,因为自己明明没有犯错,却仅仅因为名字而被老师误会了。比如有一位学习新闻学的男生,不得不佩服他父母的远见。
众所周知,新闻学目前确实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学科,原因在于它的专业性既强又不强,而且从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特别擅长制造话题和热点。
再一看这位男生的名字,才发觉他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话题,能够引发人们的兴趣,他要是学别的专业,可能都会让人感觉挺可惜的。
但就在这个时候有人问道,那么他未来的女朋友是不是应该叫“虽然”呢?另一位姓包的女生说,她怎么也没想到父母给她起的这个名字,让她尴尬了20多年。
在学生时代,一有男同学想到这位女生的名字,大家就会觉得好笑,因为她的名字似乎有点太奔放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姓实在太特殊。
组合在一起,其实这位女同学叫包爽,乍一听没什么问题。可是恰巧就处于同学们都特别爱开玩笑的那个时候,于是就会发生很多问题。
估计父母也没想到,只是给孩子起了一个低调的名字,反倒在学生时代变成了最高调的存在。
而另一位00后的女生情况更糟,因为她的名字听起来很甜美,却差点被老师判定挂科。这位女同学姓屈,就是屈原的屈。
在网课点名时,老师就发现这位屈同学的名字特别“不正经”,怎么能叫啦啦呢?老师直接表示要将这位同学踢出课程,而那意味着什么,显然大家都明白,
一旦连课都上不了,这位同学还能顺利考试及格吗?显然当年挂科的人选就非她莫属了。于是这位同学赶忙着急地跟老师说自己已经改名了。
老师反复询问屈啦啦真的是她的真实姓名吗?她只能亮出自己的身份证以证清白,这时才能解除冤屈。特殊的名字确实有这样一种“功效”。
比如一些家长会沾沾自喜地说,如果老师上课总点名让孩子起来回答问题,那说明他们的目的达到了,也就是说老师会因为名字的特殊性记住这位同学。
家长自己都省去了一个监督的作用,不用整天打电话问老师自家孩子今天有没有好好上学、有没有逃课,因为这种学生压根就逃不了课。
只要老师看到花名册的那一刻,第一个想叫起来认识的就是他。但就像屈同学的这种情况,显然我们也明白其中存在的风险了。
太好听、太可爱的名字同样都比较危险,如果这个学生学习不好,老师随时都可以拿他的名字来反讽。
说你的家长给你起了一个如此大气的名字,可是你却不符合他们的期待,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伤害比鼓励的作用更大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