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外界看来,父亲是一个很严厉的人,其实不是的。他的内心柔软且和善。”高二适的女儿高可可说,记得之前邻居生病找不到好医生,高二适都会写条子帮忙介绍医生,他对学生也是很爱惜。
在高可可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在书房里看书,他极其热爱传统文化,在自己刻苦阅读的同时,也不断向学生分享。“父亲会把他喜欢的诗书拿给我阅读,我很小就能背诵《木兰辞》了。”高可可说,她在家中年龄最小,因而最受父亲疼爱,父亲虽然一直督促她背书,背完了才能出门跟小朋友玩,但对她的文化课成绩不会作过多要求。
“父亲一生为人正直,不说假话,不阿谀奉承,所以才会有当年著名的‘兰亭论辩’,在那个没人敢站出来说真话的大环境下,父亲就敢。”高可可觉得,父亲的言传身教让她一生都会铭记: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踏踏实实。
曹洋新著《先生,高二适》的出版令高可可赞叹无比。她说,曹洋二十多年来持续研究高老,成果丰厚。“曹洋跟我父亲是同乡,可以说同住一个村,同饮一河水。这本书的写作过程极不容易,曹洋东奔西走找了很多人、费了很大力气,其中很多资料我都未曾见过。这也是他研究高老的第三本书。”
“这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父亲,将父亲一生的经历及学术成就都体现出来了,值得我们好好去读一读。希望大家能从中读出高老的勤奋、坚守、气节、才智及家国情怀。”高可可说。
(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