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8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10月18日,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展示交流会暨丰台区2025年教育科研成果系列展示活动(第二场)在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举办。本次活动以“智教未来:AI赋能课堂的实践与创新”为核心主题,采用“线上+线下”联动,上午主会场课题研究分享和下午25个分会场科研实践案例分享的形式,立体展现北京丰台二中在市学会科研课题引领下,在教育科研、育人实践、学科建设等全方面、多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活动现场设置“分享教师与点评专家介绍”“北京丰台二中立德树人成果”两个视频微展区,以图文展板形式呈现丰台二中“科创+智创”教育实践亮点,吸引不少教师驻足观赏、拍照交流。
活动现场,丰台二中校长支梅以“培养尚品中国人,以AI赋能教育创新”为核心,分享学校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和以研究攻关”的措施,推动“科研赋能人的发展”的科研定位,以及从“管、教、研、学、评、育”六个维度探索AI赋能学校数智创新以来,在驱动课堂教学实践、提升课堂效率、促进教学改进、激活教师内生动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主题发言环节,丰台二中教师李盼和张海岩先后分享课题研究成果。李盼围绕“大单元视域下的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实践研究”主题,介绍如何利用AI分析学生作业数据,实现“分层设计、精准反馈”;张海岩则以“指向思维发展的中学语文作业设计实践研究”为主题,展示AI在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拓展思维维度中的具体应用。
北京市教育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集中展示了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课题及丰台区教育科研的丰硕成果,更搭建了“成果分享—案例互鉴—专家指导—共同提升”的区域教育交流平台。参会教师表示,通过成果展示和案例学习,明确了AI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向,未来将把所学经验融入教学实践,推动课堂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