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二中“低进高出”点亮学子未来
开心田螺
2025-11-26 02:56:06
0

在吕梁山麓,一所曾经深陷低谷的普通高中,正奋力书写着令人瞩目的“逆袭”篇章。吕梁市第二中学,长期面临优质生源流失、社会认同感低、学生基础薄弱的困境。生源质量几乎处于全市同类学校的“地板级”,学生中考成绩普遍靠后,学习习惯、行为规范、自信心都亟待重塑。去年,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迎难而上,秉持“规范行为立德,精细管理树人”理念,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育人新路径,用行动证明,即便身处逆境,也能通过不懈奋斗点亮学子的未来。

战略破局:以精准之剑劈开生源困局

“当生源基础差时,‘战略精准’能够实现破局;当资源有限时,制度创新可以弥补短板;当师资薄弱时,情感投入能够激发能量。”校长殷宏舒的话语,道出了学校逆势突围的核心逻辑。

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现实,学校深入调研,精准研判学情,毅然摒弃“难题攻坚战”的教学模式,创新实施“70%战略”——锚定二本升学目标,聚焦“70%学生掌握70%基础知识”,构建清晰的升学图景,为迷茫的学子点亮灯塔。

课堂是改革主阵地。教科研中心主任王娟道出了课堂变革的深层动因:“当学生的基础知识存在大面积断层时,老师单向的‘精讲精练’往往收效甚微。传统模式在这里遭遇了严重的水土不服。”

为此,学校全面推行“导学·训练·固学”“三案”教学模式,融入思维导图等工具,激发学生兴趣与思维潜能,撬动课堂发生变革。校长殷宏舒、副校长顾本志亲自带领教师攻坚团队,以精细学情诊断为基础,系统重塑教学流程。课堂形态由教师“一言堂”翻转为“三分讲重点难点、七分练核心能力”的实践模式,教师角色从“主讲者”向“精讲点拨、答疑解惑的引导者”转变,学生成为“深度练习、自主学习”的主体。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每天早中晚各挤出宝贵的20分钟专攻基础薄弱痛点。自主研发的“三案”校本教材体系,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定制了学习任务。

郭亚娟老师深度参与“三案”研发的全过程,她深有感触地说:“精心打磨出真正契合校情、学情的教学设计后,班级数学平均分在一个学期内提升5分。”

精准辅导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崔博天同学入学时综合排名在800名开外。通过科学精准的学情分析系统,老师们诊断出他有数学计算能力薄弱、英语词汇量严重不足两大核心短板。课堂上,老师为他设计了梯度适宜的问题,课后各科老师的“任务条”为他铺设了一条清晰可见的进步路径。正是这种科学诊断、精准帮扶与永不言弃的温暖坚守,让崔博天同学的成绩跃升至全校120名左右。

教育的真谛在于因材施教,精细化管理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石。针对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情况,放缓教学进度,采用“低起点、小台阶、勤反馈”的模式,确保基础知识人人过关,上课能听得懂、跟得上。同时,根据学情动态分层,提供个性化的提升训练和辅导。2206班的高文威同学,语文基础比较薄弱,语文老师郭海婧就利用早读、晚自习时间对他进行一对一辅导;2206班张鑫鹏同学英语成绩特别差,经过多次交流,发现他学习英语确实非常困难,老师就建议他选择小语种的升学路径。由于小语种学习时间和个别科目的上课时间发生冲突,日语老师刘倩放弃休息时间,帮助他补习漏掉的课程。

在吕梁二中,教学的“备、教、辅、改、考、评”六大环节实现了全流程、无死角的精细化管理。个人初备、集体研备、个人复备“三备两研”的集体备课制度激活了源头活水,分层答疑满足了个性需求,周周清、月月测环环相扣巩固所学,严密的班级、年级、全校“三级”教学质量分析体系,精准定位教学中的痛点、堵点,为后续优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2207班刘方正同学,2022年以中考480分的成绩入学吕梁二中。他说,刚入校那段时间非常迷茫,非常讨厌学习,是二中的精细化教学管理激发了我疯狂的斗志,是班主任康婷老师如灯塔般为我指明了方向,是语文老师郭海婧、化学老师宋明英、物理老师李彩凤和生物老师王小兰、武媛媛在高一时如朋友般的辅导弥补了我初中基础知识的不足,循序渐进地开启了我的逆袭模式,才让我今年以513分的高考成绩被山西大学录取,才让我在就读于其他学校的初中同学面前扬眉吐气!

教学精准战略如破晓之光,照亮了吕梁二中的突围之路。

立德铸魂:于无声处润泽精神沃土

“一个反应敏捷、思维活跃的学生,如果学业成绩长期低迷,其背后往往是学习习惯、行为规范的坍塌。”主管教学的顾本志校长一针见血地指出。

面对校园内一度存在的抽烟、打架、仪容不整、卫生脏乱差等顽疾,吕梁二中在狠抓教学的同时,开启了一场由表及里、雷霆与春雨并行的“铸魂塑形”工程。

形象重塑,从“头”开始。学校发布了规范的学生发型标准图,安排专业理发师直接进驻教学楼大厅,现场为不合规的学生修剪发型。当那些散漫与随意的长发、怪发纷纷落地时,一种无形的规矩意识也随之在校园中悄然生长。

学生宿舍经年累月的污渍曾是压在后勤部门心头的“老大难”,学校创新性地推出“卫生样板间宿舍”,组织学生在劳动课上彻底清洗。当焕然一新的宿舍展现在大家面前时,很多学生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们宿舍的地板是白色的!”窗明几净的教室,绿意盎然、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在一点一滴的维护中,规矩意识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自觉。

制度成为良好习惯养成的“定盘星”。全新修订完善的《吕梁二中学生行为规范手册》《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如同一部细致入微的育人法典,对课堂纪律、就寝纪律和教室、宿舍、公共区环境卫生以及文明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品德言行方面进行了可量化、可操作的精细规定。校级领导带班、中层干部值守、教师轮值的三级值班制度无缝衔接,结合智慧校园APP的即时反馈系统,实现了校园24小时网格化、无死角管理。校长殷宏舒更是被誉为“全校最大的班主任”,每日清晨最早出现在教学楼巡视,深夜宿舍楼依然可见她的身影。面对棘手的问题学生,她亲自约谈疏导;面对校外不良人员滋扰,她挺身而出,直面风险。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史瑞东对此感触颇深:“真的是行胜于言——看到年近花甲的殷校长为了清理一片卫生死角蹲下身去,为了制止一起校外纠纷不顾个人安危冲在最前,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被深深地震撼了,不知不觉地随着殷校长行动起来。”

学校深植文化根基,将校园内历经半世纪风雨的海棠树确立为“校树”,打造成二中“坚韧不拔、厚积薄发、向上向善”的精神图腾。学校围绕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二中精神具象可感。学校将长征精神、吕梁英雄事迹转化为沉浸式学习场景,让丰富有序的德育活动贯穿全年;让每周的主题班会聚焦“爱国情怀”“行为规范”“心理健康”“生涯规划”等核心议题;开展主题征文、研讨、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习激情;组织“重走长征路,传承红色魂”远足教育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让庄严的升旗仪式浸润家国情怀;让百日誓师大会激发拼搏斗志,让隆重的成人礼仪式强化责任担当;让校园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两会四节”活动精彩纷呈……这些活动将德育目标巧妙融入情境,使德育从刻板生硬的说教,转变为学生乐于参与的沉浸式体验和自我教育过程。

2204班政治教师刘晶晶对此深有体会:“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让我真正实现了从单纯‘教书本’到有效‘启心智’的跨越。课堂上,将鲜活的校园德育案例、社会热点事件自然地融入知识点讲解,引导学生思考、辩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思辨能力和价值观素养,在这种真实情境的浸润中得到了显著提升。”

“立德铸魂,润物无声,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校长殷宏舒对二中质的改变深有感触。

特色兴校:艺体科教拓宽学子成才之路

“让树成树、让花盛开。吕梁二中作为吕梁城区唯一的艺体特色示范校,聚焦艺术、体育、科学领域,发现学生的特长并为他们规划了多元升学路径,把他们培养成有文化底蕴、有艺术情怀、有技能特长的新时代青年才俊。”校长殷宏舒的话语掷地有声。

学校建有6个百平米专业美术教室、4个书法教室、300平米书画展厅、10个舞蹈排练室、46间单人琴房和12个多功能音乐演练室。27位专职艺术教师(含14位外聘专家)构筑起教学核心。每周雷打不动的艺术组集体备课,涵盖研讨、观课、案例分析等多元形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

学校成立艺体科教中心,由校长亲自督导,年级部长、艺术教师与班主任协同落实,艺术学科与文化课在评价体系中“平起平坐”,彻底打破了“主、副科”的陈旧藩篱。

目前,全校参加艺术特长高考的人数达到300人。为此,学校精准构建了“文化+艺术”双轨并行的课程体系,实行独立编班的管理模式让特色培养更趋专业精细。

学校构建起蓬勃的社团生态:合唱队、军乐队、舞蹈社、国画社、键盘社……20%的学生沉浸其中。副校长顾本志说:“社团不是点缀,而是拓宽学生发展跑道、激发自信的重要平台,为他们的个性成长赋形增彩。”

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无声地滋养着学子心灵。每学期各社团至少举办一次专场展演;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教师节必有艺术华章;学年固定的艺术节、音乐会更是全校美育盛宴。艺术已如呼吸般融入校园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艺术之美、品味创造之乐。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复核顺利通过验收,荣膺“山西省体育传统项目(篮球、田径)学校”。校篮球队在市级“泰化杯”联赛中勇夺高中组季军。王涛国画特色工作坊、书法课程教研基地双双入选省级重点项目。在吕梁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14个作品脱颖而出,斩获多个一等奖,6位教师获评“市级优秀指导教师”。

科技教育初绽新芽,首届校园科技节成功举办,87件师生科技作品精彩亮相,学校在市科普征文大赛中,有6篇作品获奖。

当艺术教育扎根文化沃土,吕梁二中正以“特色化办学,差异化发展”为笔,工笔描绘素质教育的时代画卷。

铁军锻造:青丝白发共染晨露的奉献长卷

教育没有捷径,吕梁二中只是把‘敬业奉献’做到了极致。”殷宏舒校长平静的话语背后,揭示的是令人动容的常态。二中许多教师以校为家,这支由233名教职工组成的“二中铁军”,是学校实现“低进高出”最核心的底气。83名高级教师、126名中级教师构成的骨干梯队坚实有力。38名吕梁市教学能手、25名市级骨干教师、13名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是引领团队前行的旗帜。正是这支队伍,承载着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重任。

吕梁二中的清晨,是被一种无声的誓言悄然点亮的。时钟刚刚指向六点二十分,副校长顾本志的身影已如磐石般屹立在教学楼的巡视点上,监督各班晨读秩序,日日坚持,风雨无阻。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切工作向我看齐”——这是校长殷宏舒给全体教职工定下的铁律,更是她自身行动的写照。检查晨读、深入教室听课、查阅教师教案与学生作业、参与教研……她的身影出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将表率作用无声地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道脉络。学校图书短缺,殷校长自掏腰包捐赠价值3万元图书。2209班学生张婷婷家庭困难,交不起延时补课费,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殷校长从工资中为这名学生垫付。这种无私奉献的实干精神形成了强大的感召力。新入职的班主任高畅畅,迅速被二中特有的奋进洪流所裹挟、感染:“看到领导们不是在办公室里高谈阔论,而是在教室走廊巡视,在操场和学生一起跑步,在食堂检查饭菜质量,在深夜的宿舍楼检查学生就寝,这种务实到近乎‘严苛’的作风,以及他们研讨工作时为某个细节反复推敲的认真劲儿,让我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做‘责任如山’。”

学校把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置于发展的战略高地,精心设计“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子”促进经验传承与创新活力融合。鼓励骨干教师立足校本问题开展“微课题”研究,推动前沿理论转化为解决教学痛点的实践策略。通过研读教育经典、举办师德讲堂、签订承诺书、评选师德标兵等活动,厚植教育情怀,坚守职业底线,营造“以师德正教风,以教风带学风”的良好生态。

奉献是教育最动人的底色,吕梁二中全体教职工以师者仁心点亮学生梦想的火种。

聚力攻坚:家校社会协同铺设成长通途

吕梁二中构建起强大的“家校社会”协同育人网络。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有计划、有重点地深入学生家庭,特别是那些经济困难、单亲留守或学习困难的孩子家中面对面交流沟通,提供科学指导。老师们带去的不只是学生在校的点滴进步,更有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建议和情感的连接。高一年级班主任高利红老师班里有一位女生因家庭突遭变故,情绪低落,成绩下滑明显。多次家访沟通后,高老师与家长共同制定了关爱计划,学校为其申请了困难补助,并安排心理教师进行疏导。最终,该生重拾信心,成绩稳步回升。家长的反馈朴实而动人:“真没想到老师能这么用心,一次次上门,比我们做父母的还操心孩子。”

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座谈会,聚焦青春期心理特点、亲子沟通、习惯培养、生涯规划等家长普遍关心的热点,分享案例、交流经验、研讨问题。学校还建立了各年级、各班级的家长微信群,确保信息畅通、反馈及时。一位高二学生的父亲在家长会后留言:“以前开家长会,看到孩子成绩不好,总觉得脸上无光,回家就训斥孩子。现在二中老师的分析让我明白了问题在哪,也学会了怎么跟孩子一起想办法,而不是一味指责。”

学校积极、主动地加强与社区、派出所的联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积极联系校友资源、本地爱心企业和公益组织,设立助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奖励,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救助帮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近年来,学校已有多位贫困学子在各方资助下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并升入理想大学。

成效初显:每一寸进步都闪耀着汗水光芒

每一滴汗水都孕育着希望,每一次进步都闪耀着奋斗的光芒,艰辛的耕耘迎来收获的季节。吕梁二中“低进高出”的战略路径已结出累累硕果,本学年阶段性测试,高二年级大文大理本科达线人数从上一年度的76人跃升至100人,增长幅度高达31.58%;尤为可贵的是,一本达线人数实现了从1人到5人的突破性增长。高一年级大文大理本科线预估达标人数从起始的219人激增至346人,增幅达58%;一本线预估达标人数更是实现了从7人到42人的“几何级”跃升(增长500%)。

整体提升面广。不仅仅是个别“尖子”冒头,更重要的是中段学生(有望冲击二本)的大面积出现。大量入学时成绩处于下游的学生,经过一到两年的培养,综合排名达到了全市中上甚至前列水平。

行为规范与精神风貌发生蜕变。走进今天的吕梁二中校园,扑面而来的是井然有序、积极向上的氛围。校园绿植葱郁,地面一尘不染,教室窗明几净,宿舍整洁温馨,学生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已成为习惯,曾经存在的涣散、违规现象几近绝迹。

学生眼中重新焕发自信的光彩,课堂上敢于提问、勇于展示的学生越来越多,各类活动中踊跃报名、展现自我的身影比比皆是。“我能行”“我要上大学”的信念,如同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过去提到二中,人们常常摇头叹息;如今,“低进高出”已成为二中最闪亮的名片。

招生情况发生积极转变,今年填报志愿选择二中的优秀学生比例明显上升。

一位曾经为孩子入读二中而深感焦虑的母亲,在最近一次家长座谈会上含着热泪分享:“一年前孩子中考失利进了二中,我心里很绝望,觉得本科没希望了。但这一年来,我亲眼看着孩子变了,懂事了,知道努力了。这次期末考,他从入学的专科线水平冲到了本科线!二中真的给了他光明的未来!感谢学校,感谢老师!” 这样的肺腑之言,正是吕梁二中变革力量最真实、最动人的注脚。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老师们深知:二中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希望,一头连着民族复兴的伟业。二中老师决心以辛勤的付出,托举起学生的人生梦想,奏唱出“低进高出”的凯歌。这所奋力崛起的学校,正在吕梁大地上谱写教育奋进的新篇章。

来源:吕梁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读书征文活动培育新时代诚信少年 11月21日,由团市委、少工委、精神文明办、教育局主办的“诚信伴成长”少先队主题宣讲暨暑期读书征文总...
引导青年在国家重大任务中“挑大... 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体现了国家对青年人才的高度...
以天地为教室,让孩子们在“做中...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洪虹 通讯员 周婕晏)当诗意语文遇上奇妙物理,当数学迷宫...
【新版】 2025年新人教版一... 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
政史地专业就业方向与院校选择指... 政史地专业就业方向与院校选择指南:文科生的广阔天地 政史地作为传统的文科组合,涵盖政治、历史和地理三...
太原迎泽区桃南小学学子携手走进... 为深入落实“五育并举”教育理念,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实践体验,近日,太原市迎泽区桃南小学组织四年级学子...
2026届高三名校联考11月汇... (2026届广东省湛江市11月月考)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通...
五年级口算练习题(小数乘整数等... 亲爱的同学们好,这里是小学课堂秘籍 今天为大家分享:五年级口算练习题(小数乘整数等,共800题18页...
27考研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考研参考书是每个考研同学必不可少的书籍,用好参考书可以让考研复习事半功倍。但如果参考书没选对、没用好...
凝家校合力助学子远航 胶州北关... 初冬夜暖,家校情浓。为搭建高效沟通桥梁,凝聚育人共识。近日,胶州市北关小学利用周末晚上时间有序召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