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为梭,织文化之锦
开心田螺
2025-09-19 08:50:52
0

张顺爱为研培班学员讲解结对设计作品。 东华大学供图

竹编、汉绣、阳新布贴、黄梅挑花……这些曾经深藏于民间的传统手工艺,如今进入高校课堂,成为教育教学的活态教材,实现了文化传承与高等教育的“双向赋能”。

201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正式启动。研培计划推动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深刻改变了高校的教育生态——非遗不再是远在乡野的传统文化,而是成为重塑课程体系、激活师资潜能、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力量。

非遗助力中国特色学科建设

“我任教22年,最开始教设计时一直有种困惑。西方设计学体系已经很成熟了,中国的设计教育如何在学习过程中走出自己的特色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章莉莉的感慨,道出了许多艺术设计教育者的心声。研培计划的实施,让更多的非遗走进高校,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中国答案。

如今,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将非遗全面渗透进从本科到博士的培养流程,逐步构建起完整的中国特色设计教育体系。学院不仅开设了研究生课程“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更于2024年成功申报设计专业学位博士点,“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是博士点三个研究方向中的第一个。在本科层面,非遗元素则被广泛融入多门课程,使学生早接触、深理解。

作为一所以“纺织”命名的特色院校,武汉纺织大学2006年就建立了校级纺织非遗平台,2013年升级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19年成功申报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我们集中了湖北省所有纺织类非遗项目,建成多个工作坊、工作室和超2000平方米的非遗展厅。”该校服装学院教授叶洪光介绍。课程建设方面,学校已将汉绣、阳新布贴、黄梅挑花等纳入公选课与专业课程体系,推动非遗与多学科交叉融合。

非遗传承人与高校的双向赋能

研培计划为高校师资建设注入了全新活力,创造了传承人与高校教师深度互动的独特场域。

传承人在高校接受系统化培训,获得技艺创新、教学设计、市场运营等综合能力提升。高校提供专业的师资、课程资源和学习环境,帮助传承人实现从“手艺人”到“传承创新者”的转变。阳新布贴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周红曾参加过武汉纺织大学举办的“2016年中国非遗传承人群(刺绣)培训班”,学到了许多图案设计、色彩搭配的知识。从阳新县文化馆退休后,周红被武汉纺织大学正式聘用,成为一名既懂理论又通技艺的专业课教师。

通过研培计划,高校教师不仅从传承人身上学到了传统技艺精髓,丰富了教学内容,还革新了教学方法,拓展了跨学科学术研究,提升了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效益的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强了文化使命感,实现了教学、科研与个人成长的多重收获。

学生在文化传承中找到归属感

作为首批参与研培计划的高校,上海大学已经举办了40期非遗研培班,并成功将经验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2021年,参与上海大学“跨文化设计”课程的46名研究生,在夏寸草副教授等学校教师、非遗传承人导师、数字技术导师、老字号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设立“果洛牦牛绒产品设计组”“扎染新风尚组”“非遗美育课程研发组”“织锦图案数字化再生组”“非遗与老字号品牌再生组”,历时4个月,完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工艺当代设计作品。

东华大学的“传承人+中外大学生”结对模式同样让学生受益匪浅。中外大学生与非遗传承人组成创作对子,传承人传授传统技艺,学生贡献现代设计理念,双方共同完成从创意到成品的全过程。“学生们丰富了设计灵感,有的以非遗为设计元素在设计大赛中获奖,也有的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或结对设计创意作品。”东华大学非遗教研中心主任张顺爱说。

这种深度互动让学生真正理解了非遗的文化价值,增强了文化自信。“非遗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涉及日常的衣食住行和观念习俗等。让学生更多接触非遗,本质上是希望他们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人如何生活、思考和审美。”章莉莉说。

非遗进高校仍在“进行时”

研培计划实施10年来,不仅保护了手工艺,更重塑了高校的教育生态。从课程体系、师资结构到学生培养,非遗正成为高校转型中的活水,唤醒文化基因,激发创新动能,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走出自己的道路。

去年,叶洪光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这是对他30年来致力于纺织类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最好肯定。但他也坦言“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构建更完善的非遗教育体系”。“我的梦想是建立纺织非遗研究院,将非遗研究方向纳入博士培养体系,系统培养高端人才。”叶洪光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高三成绩一般?济南大学SQA3... 高考,是无数家庭最紧张的时刻。尤其在山东这样典型的“高考大省”,考生基数庞大、竞争激烈,哪怕是成绩不...
共促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 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的“指挥棒”,区域层面的实践则是这根“指挥棒”落地见效的关键载体。今年以来,周刊持...
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精准分析... 大象新闻记者龚丰硕 通讯员杨洋 庞连晶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为全面总结上一学年教学工作,精准把握...
会昌:完善托育举措为家庭减负 随着城市发展步伐加快,为满足群众对普惠托育的迫切需求,近年来,会昌县县委、县政府着力于优化会昌县学校...
“郑好”科学大讲堂走进黄河科技... 9月18日下午,“郑好”科学大讲堂在我校艺术中心成功举办。河南省科协党组书记尹洪斌应邀出席,并作题为...
香港留学教育再次“扩招” 在留学香港需求增加背景下,近年来香港非本地生招生数量整体未达上限,源于受制于当地教育资源、基础设施等...
【园所动态】萌娃初入园 成长新... 萌娃初入园 成长新起点 昆明市人民政府机关第三幼儿园教育集团月牙塘园区小班一周入园成长记 九月的风,...
依法治网,依法上网,筑牢安全防... 为贯彻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提升师生网络安全意识、法治素养与数字能力,树立正确网络安全观。2025年9月...
55岁农妇“辱骂”法官被罚10... 9月19日,山东省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发布情况通报:近日,关于网上帖文反映“山东临沂一法院作出...
宣恩:“三笔字”课堂赋能教师 ... 云上恩施报道(通讯员 石瑞桃 杨娜)9月12日,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中心小学教师少年宫书法活动如期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