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航空航天教材研究)和教育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协办的低空技术与工程领域“101计划”启动会在北航召开。
会上明确,低空技术与工程领域“101计划”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拟建设12门核心课程,全面推进低空技术与工程领域核心课程、教材体系、高水平教学团队、核心实践项目建设,重点任务是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低空技术与工程领域本科阶段核心课程群,出版一批适合中国低空技术与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优秀教材,培育一批拥有卓越教学能力和丰富产教融合经验的核心课程授课教师,建好一批一流实践项目,全面提升低空技术与工程领域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快速发展。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简介
2025年6月1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做好低空技术与工程交叉学科学位授予点超常布局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我国首个面向低空经济领域的学科专业超常布局机制。随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6所“双一流”高校公布首批开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在8月教育部发布的《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中,全国120所高校抢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数量位居所有拟申报专业数量第一。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低空飞行器设计制造、低空导航与控制、低空交通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知识。
核心课程:包括低空飞行器总体设计、气动设计、能源与动力系统、低空飞行原理、结构设计与制造、自动控制原理、飞行控制系统、人工智能及其航空应用等。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低空飞行器制造企业,从事飞行器设计研发、生产装配、性能测试等工作;低空运营企业,如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物流无人机配送等,担任运营规划、飞行调度等岗位;低空设备维护与保障单位,执行设备检修、故障排除、技术维护等任务;此外,还可以到相关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从事科研项目研究、政策法规制定与监管等工作。
不同高校特色不同
首批开设这一专业的高校在2025年9月迎来了首批新生,该专业在培养方面有何特点?一起来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低空技术与工程领域 “101 计划” 的牵头高校,依托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两大 “双一流” 顶尖学科,构建了 “理论-实践-创新” 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重点聚焦低空飞行器创新设计、低空智能导航与控制、低空交通系统优化等方向,不仅开设低空飞行器动力学、低空智能决策等特色课程,还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低空飞行试验基地等平台,为学生提供从方案设计到真机调试的全流程实践机会。此外,学校还联合航空工业、民航局等单位打造产教融合基地,让学生深度参与低空经济核心技术研发,培养兼具学术功底与产业视野的领军人才。
北京理工大学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汇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力学、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国家一流学科与专业的优质资源,侧重低空飞行器设计技术与低空交通空管技术,尤其面向低空飞行器系统设计、低空安全飞行与控制、绿色动力与能量管理、低空空域管理与交通规划等方向的需求,培养低空领域专门人才。
北京邮电大学利用学校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结合学校的信息通信与计算智能技术特色,培养学生在低空信息传输、无人机远程监控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学生能够在低空通信与互联、低空设备智能化、低空目标探测、低空导航与低空空管等多个方向大展拳脚,就业前景广阔。
西北工业大学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基于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等多个国家一流学科与专业,以低空基础设施、低空航空器、低空运行与保障的关键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面向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网络、应急救援、低空空域、低空工业等领域培养人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双一流”学科领域具备领先优势,开设了全国唯一的直升机专业,在旋翼飞行器领域拥有独特的科研与教学优势。学校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围绕飞行器设计、控制工程、空中交通管理、智能无人系统等多个方向提供多学科融合的教学和科研支撑。
华南理工大学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合成“AI和低空技术”大类招生,特别强调人工智能与低空应用的深度融合,主要培养物流与运输、农业与植保、应急救援与公共安全、文旅等方向的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尤其是在飞行器设计与控制、飞行智能感知与系统、飞行器创新应用等核心领域,培养从事系统开发、设计及运营管理的专业人才。
此外,其他高校也在积极筹备低空经济的相关培育措施,以开设相关专业、设立研究院、研修班等形式进行低空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例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也申报了这一专业,最快可能将于2026年开始招生,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关注。
“101计划”:教育部于2021年12月在计算机领域率先启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简称“101计划”),于2023年4月启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中药学、经济学、哲学等领域的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2024年4月后,“101计划”在人工智能、力学、海洋、大气、统计学等领域陆续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