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唐路小学开展“AI赋能课堂教学展示”活动,通过“课例展示+智能诊断+数据研修”模式,推动课堂提质与教研升级。

活动中,三位教师进行了展示教学。闫宏老师执教《金色的草地》,以细腻引导带领学生观察草地色彩变化,感受自然之美。王安宁老师执教《搭船的鸟》第一课时,巧设情境、问题驱动,激发学生品读兴趣,让学生在互动中体会作者对生灵的喜爱。魏炳辛老师接续同一课题进行第二课时教学,聚焦文本细节,带领学生赏析小鸟外形与动作描写,掌握“有序观察、抓住特点、准确表达”的写作方法,实现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三节课层层递进,充分展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
本次教研最大亮点是依托录播教室AI课堂行为分析系统,对师生互动频次、提问类型、学生参与度、教学节奏等数据进行多维度实时采集与可视化呈现,实现教学行为的精准诊断。课后研讨中,授课教师结合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听课教师纷纷提出改进建议。大家纷纷表示:“AI让隐性课堂行为变得可测量、可对比、可优化,真正实现了从经验型教研向数据驱动型教研的转变。”
这次活动,是学校持续深化数字化教学应用,以AI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有效探索和实践,通过“真实课堂—技术诊断—集体研修”闭环机制,助力教师持续优化教学策略,落实因材施教要求。学校表示,将持续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围绕“AI+教学”“AI+评价”“AI+教师发展”等方向深化探索,拓展技术应用场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供稿:大唐路小学
下一篇:减轻高校青年教师非教学科研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