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2025年闰六月
2026年春节
因此推迟至2月17日
过年时间晚了
何时放寒假?
目前
安徽多地
已明确中小学寒假时间
铜陵
义务教育阶段
寒假时间:2026年2月5日(腊月十八)——3月3日(正月十五);
春季开学:2026年3月3日入学报到,3月4日正式上课;
暑假时间:2026年7月2日-8月31日。
高一、高二
寒假时间:2026年2月12日(腊月廿五)——3月3日(正月十五);
春季开学:2026年3月3日入学报到,3月4日正式上课;
暑假时间:2026年7月11日——8月31日。
芜湖
义务教育阶段
寒假时间:2026年2月5日(腊月十八)正式放寒假;
春季开学:2026年2月28日——3月1日学生报到,3月2日(正月十四)正式上课。
暑假时间:2026年7月4日正式放暑假。
高中阶段
寒假时间:2026年2月12日(腊月廿五)正式放寒假;
春季开学:高一高二年级2026年3月2日(正月十四)正式上课;高三年级2026年2月24日正式上课。
暑假时间:2026年7月11日正式放暑假。
滁州
义务教育阶段
寒假时间:2026年2月6日(腊月十九)正式放假;
春季开学:2026年3月4日(正月十六)正式上课;
暑假时间:2026年7月1日正式放假。
高中阶段
寒假时间:2026年2月10日(腊月二十三)-正式放假;
春季开学:高一高二年级于2026年3月4日(正月十六)正式上课,高三年级2026年2月25日(正月初九)正式上课。
暑假时间:2026年7月11日正式放假。
马鞍山
放假时间
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普通高中非毕业年级寒假开始时间:2026年2月6日;
高三年级寒假开始时间:2026年2月12日。
春季开学时间
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普通高中非毕业年级:2026年3月3日学生报到,3月4日正式上课;
高三年级2026年2月25日正式上课。
最近全国寒假时长排行榜出炉
江、浙、沪、福建的寒假以25天
荣登“最短寒假”阵营!
最短阵营的有
上海:2月2日-2月27日,共25天
浙江:2月7日-3月4日,共25天
江苏:2月7日-3月4日,共25天
福建:1月31日-2月25日,共25天
最长阵营的有
(超40天)
黑龙江:1月16日-2月28日,共43天
辽宁:1月15日-3月1日,共45天
吉林:1月16日-2月28日,共43天
河北:1月24日-3月5日,共40天
海南:1月17日-3月2日,共44天
青海:1月20日-3月1日,共40天
合肥一跨河特大桥,传好消息!
11月24日,
由市重点局负责建设、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负责施工的
龙岗路跨南淝河特大桥
钢塔竖转施工顺利完成,
标志着龙岗路项目
正式进入全线贯通冲刺阶段。

龙岗路跨南淝河特大桥桥长931米,主桥为170+90米独塔不对称斜拉桥,塔、梁均为钢、砼混合结构。其中,主跨钢箱梁采用步履式顶推法施工,已于2025年1月20日完成作业;本次钢主塔采用竖向转体法施工,形式为体外转铰,压杆、主塔不同体,纵向为倾斜非对称大半径圆形钢混结合构造,横桥向为对称人字形,整体外观形似“火凤凰”。钢塔竖转历时16小时,旋转65度,通过全过程轴线偏位控制实现精准连续作业。竖转完成后,钢塔底段以承压方式与混凝土塔柱结合为整体。

龙岗路跨南淝河桥梁工程创四项“全国之最”:
跨度之最:国内跨度最大的A型钢主塔竖向转体工程,跨度达170m;
吨位之最:国内最大体量A型钢主塔竖向转体工程,重量达3100吨;
高度之最:竖转桥梁中A型钢主塔最高的转体工程,塔高115米;
宽度之最:转体桥梁中最宽的市政转体桥梁工程,宽度达到55.6m。

龙岗路作为合肥东部新中心的重要交通动脉,龙岗路(裕溪路-桃花潭路)段即将启动建设,项目建成后,龙岗路将全部打通,进一步改善瑶海区、包河区和滨湖新区之间出行联系,激活路网循环,为合肥城市能级跃升注入强劲动能。
有望年底完工!合肥将添一大型医院
11月24日,
记者从蜀山区获悉,
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项目正稳步推进,
有望于2025年底全面完工。

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项目位于安徽省立医院南区东侧,东侧毗邻金寨路,南侧为花亭湖路,总建筑面积15.12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含5层科研综合楼,19层临床中心,10层成果转化平台。
项目以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为主要任务,致力于开展重大疑难疾病试验性预防和诊治,以及新药、新诊疗技术、高端医疗设备和医用新材料研发和试验。项目借鉴对标美国临床型研究医院的创新模式和路径,建设目标为打造国内首家临床研究医院,构建新型医教研产融合的创新基地,为推动医教研产深度融合搭建国家级创新平台。
“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已进入装饰装修收尾阶段,有望于2025年底全面完工。”相关人士介绍,项目部团队严格执行高标准管理体系,全力保障项目在高效推进的同时,实现安全与质量双重达标,为打造国际一流医疗科技创新平台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省级重点工程与国家级医疗科研重点工程,其核心价值在于填补国内临床研究型医院的空白,全面提升健康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建成后,可为更多疑难杂症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增进百姓健康福祉。
最新拍下!合肥街头有变化
随着潜山路占道电杆迁改计划全部完成,不仅为市民出行提供安全便利,周边环境也变得更清爽了。11月24日,记者从建设部门获悉,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实施以来,合肥市大建办聚焦街面秩序与安全整治,全面推进市区占道电杆迁改,为出行保驾护航,为市容市貌添彩。

完成迁改施工后的潜山路。
潜山路占道电杆
城市更新过程中的“遗憾”
随着城市发展和技术进步,管线入地已成为新建道路的标配。但在老城区,还存在不少密如蛛网的架空线缆。特别是道路拓宽后,一些电杆未能及时迁改,成为影响群众出行的“拦路虎”。
潜山路全长约10公里,连通合肥西站、黄潜望商圈、政务区等多个热点区域,是合肥西部地区的交通要道。随着城市发展,潜山路交通压力不断增大,拓宽改造势在必行。
2023年7月,潜山路改造工程正式开工,主线于2024年9月放行。路虽宽了,沿线市民的出行体验却并未提升。因为,沿线129基电杆迁改滞后于道路建设,部分电杆位于非机动车道中央,最窄处仅几十厘米,严重影响通行效率和城市形象。
潜山路两侧商户林立,密布各类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保电任务重。特别是国防科技大学等重点用户的用电保障直接影响国防安全。按照传统施工作业,迁改工作预计共需停电80余次,成为城市发展“难以承受之重”,那么该如何破题解决呢?
多部门协同攻坚
以“创新+协作”破局迁改难题
面对这块难啃的“骨头”,市大建办牵头重点局、供电公司、蜀山区等多部门会商研判,为潜山路占道电杆迁改工作开出三剂“药方”。

潜山路占道电杆迁改施工作业。
其中,分段作业“拆堵点”。摒弃传统的“整线拆除”模式,先在地下建成1.2千米缆线管廊,将110千伏主网、10千伏配网电缆逐段接入,再按路口分段施工,逐点清除占道电杆,避免二次封路。
不停电作业“保民生”。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开展80余次不停电作业、13次保电作业、夜间错峰施工。施工队凌晨进场,采取“夜间施工、全程保电”方案,确保周边居民、单位用电不受影响。同时确保早高峰前完工撤场,保障道路顺畅通行。
管廊试点“谋长远”。同步建成电力-通信综合缆线管廊,将原本架空的电力、通信线路“打包”入地,不仅解决管线交叉干扰问题,还提升了城市窨井盖等基础设施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以创新为“药方”,以协作为“药引”。除了对症下药,市大建办还成立了专项工作组,搭建沟通协作平台。市、区、供电公司保持实时联系,施工细节提前商定,突发状况及时协调,确保迁改工作紧锣密鼓、步调一致。
近日,随着最后一基110千伏电杆平稳移除,潜山路占道电杆实现全线“无感”迁改,为全市系统性治理占道电杆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以点带面加速推进
三年内完成市区迁改任务
在潜山路与长江西路交口以南区域,记者探访见到,原有的多根粗大电线杆和交织在空中的线路已经彻底没了踪影,城市街景变得清爽干净,市民出行更加安全通畅。
“以前,就这一段路有好多根电线杆堵在路上,骑车送孩子上学要特别小心,高峰期还容易造成拥挤。”家住汉嘉都市森林的宋女士表示,现在杆子都被拔掉了,原有的交通风险没了,而且也提升了潜山路的城市形象。
合肥市大建办聚焦街面秩序与安全整治,以拔除潜山路占道电杆为突破口,正全面推进市区占道电杆迁改,为百姓出行保驾护航,为市容市貌增光添彩。
经摸排,现阶段市区共有占道电杆38处445基。市大建办将联合各区(开发区)和市供电公司,按照先易后难、分片推进的思路,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迁改任务。
改造过程中,将优先保障市政重点工程配套迁改,确保道路建设与杆线迁改同步完工,避免再留“遗憾”。提前解决绿化迁移、交通疏导等问题,避免反复开挖、重复封路。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督促各单位尽快开工、按期完成。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迁改15处201基,蜀山区樊洼西路、经开区卧云路等第一批改造项目进度已过八成。
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重点在于存量优化,关键在于群众感受。今后,市大建办将在紧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手笔”的同时,着力推进拔电杆等民生小事,持续攻坚影响城市形象和出行体验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