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十年,博士学位几乎是留美身份的“稳定符号”。
无论是研究岗、教学岗还是实验室助理,似乎都有一条明确的路径——H-1B 过渡、NIW 申请、EB-1A 转绿卡。
然而到了 2025 年,这条路径正在塌陷。
H-1B 抽签几率屡创新低,免抽签通道也传出收紧风声;
EB-1 与 NIW 的审批门槛层层加码,博士学历不再自带优势;
哪怕手握博士头衔,也可能卡在身份链条的任何一环。
“博士不稳”,不是个体焦虑,而是美国身份体系在系统性重构的信号。
一|EB-1与NIW:博士不再是“默认优先”
从“博士即绿卡潜力股”,到“博士只是资格起点”
EB-1A 杰出人才与 EB-2 NIW 国家利益豁免,一直是博士群体的主流移民路径。前者要求申请人具备“非凡能力”,后者允许博士凭研究成果和社会影响“自荐留美”。在过去,能做科研、发论文、拿到推荐信,就能让材料站得住脚。
但 2025 年后,规则悄然换了重心。
USCIS 在 8 月发布政策更新,收紧了“官员裁量权”的自由度,并新增多项“负面因素”:仅有学术成果已不足以说明“国家利益”,必须提供实际影响或跨领域应用证据。
数据变化印证了趋势——
今年第二季度,EB-1A 批准率降至 72.7%,而 NIW 拒签率升至 32.7%。
律师评论道:“现在的 EB-1 ,要求的是全球前 10% 的人; NIW ,则要求能推动美国的国家战略。”

图源:manifest
对博士而言,这意味着门槛从“学历与科研”转向“影响与稀缺”。
论文再多、引用再高,若无法证明社会价值,照样可能被拒。
更现实的是,2025 财年 EB-1 签证名额提前用尽。
“批了也排不上”的情况,让许多博士陷入“身份空窗”。
博士不再自动稳,因为美国不再以学历作为稀缺。
新体系要的,是能立刻证明“你对国家有用”的人。
二|H-1B:从“幸运抽签”到“高薪竞赛”
抽不到、付不起、留不下,博士的身份陷阱在前端
过去,H-1B 是博士留美的第一道桥梁。
85,000 个年度名额虽有限,但凭借“高学历”与“科研岗位”优势,博士群体仍有较高中签率。
而如今,三道关口同时上升:
第一,费用暴涨。
2025 年 9 月,美国政府推出 10 万美元一次性 H-1B 申请费新规,适用于境外新申请者。目的虽是限制外包公司,却直接劝退了中小科研机构。

第二,规则重排。
国土安全部提议以“工资优先抽签”取代随机分配——薪资越高,中签几率越大。
对刚毕业的博士后来说,这几乎等于被排除。

第三,豁免缩紧。
教育和非营利机构原本享有的“免抽签”资格(Cap Exempt),正被审查并可能取消,
一旦落地,大学与研究所雇佣外籍博士的难度将大幅上升。
结果是:H-1B 正在从“留学生毕业签证”变成“高薪签证”。
博士生、博士后、科研助理——这些薪资相对较低的岗位,反而成了最脆弱的一环。
博士学历不再换来签证概率,而是换来薪资劣势。
当系统奖励“能立刻贡献 GDP 的人”,科研型人才自然被挤出门外。
三|系统性收紧:美国不再“培养人才”,而是“筛选赢家”
这场变化的核心,不是文件多了一条,也不是官员更挑剔,而是美国身份体系的逻辑彻底变了。
政治层面,
特朗普政府重提“雇美优先”,将外籍博士视作就业竞争者而非创新资源。移民从“补充劳动力”变为“威胁劳动力”。
经济层面,
在高通胀与选举年背景下,政策倾向于“立刻创造税收与岗位”的移民。
博士的研究周期长、成果兑现慢,正好踩在了不被优先的区间。
制度层面,
USCIS 与 DHS 正在推动“就业类绿卡现代化改革”,
包括重新定义“杰出”标准、加强雇主核查、引入反欺诈机制。
这些变化几乎锁定 2026 年后将进一步收紧。
这意味着,从研究生阶段到身份申请的每个环节,都将更加高风险、低容错。
哪怕博士数量没变,能真正留在美国的人,将越来越少。
换句话说,美国不再想“培养未来的诺奖得主”,
而是只想“留下现成的科学家”。

门槛抬高,是一种重新筛选
“博士不稳”,并不是博士出了问题,而是体系变了逻辑。
首先,这是现实的收缩。
过去,美国欢迎“潜力股”——愿意用签证换一个人的成长。
而现在,美国只要“现成品”——立刻能产出、能纳税、能服务国家利益的那一类人。
博士的研究周期太长、成本太高,成了制度层面最容易被牺牲的一环。
其次,这是价值的转向。
学历不再是衡量贡献的标准,科研也不再被视为战略资源。
一个博士的价值,不取决于他能否推动知识前沿,而在于他能否匹配市场。
当签证和绿卡都以“即时经济效益”为核心,美国正在从“培养人才”转向“筛选赢家”。
最后,这是每个留学生都要面对的现实命题。
高学历不再意味着安全感,身份稳定感也不再由学历保障。
未来的出路,不是继续在“博士→身份→绿卡”的单线逻辑里打转,
而是要提早布局、分散路径——
学术之外有职业,留美之外有选项。
门槛的升高,不只是拒绝,更是一种重构。
它逼着人去证明:留下来,不只是因为有博士学位,而是因为有真正不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