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师定向生最高634分超南师大?编制热背后,是年轻人对教育的“无声反抗”
开心田螺
2025-07-14 06:56:04
0

“盐城师范学院历史组定向生最高分634分?这分数都能上南师大了吧!看不懂啊”2025年江苏高考提前批录取结果一出,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当其他考生为985、211挤破头时,这位江苏考生却用行动上演了一场“反向操作”,把一所普通二本院校送上了热搜。有人骂“家长疯了”,有人叹“时代变了”,更多的则是疑惑:这代年轻人,怎么连志愿都开始“求稳”了?

要理解这场“神操作”,得先看看数据背后的现实。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222万,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就业目标是“1200万以上”——简单说,几乎每个毕业生都得“抢饭碗”。在江苏这样的大省,考公难度超过考研,私企工作又像“开盲盒”,今天还在敲代码,明天可能就收到裁员通知。这时候,盐城师范定向生“毕业即入编”的承诺,简直像一张“就业保险单”。

评论区有位网友的留言很扎心:“我侄儿南师大毕业,在民办高中当了三年无编制老师,卷得头发都白了;另一个580分的同学选了公费师范生,现在在青岛高中任教,婚姻工作双解决。”这种对比,照出了年轻人的焦虑——与其大学毕业再挤独木桥,不如直接“一步到位”。更现实的是,江苏乡镇早不是“穷乡僻壤”,苏南的乡镇学校通勤都在半小时圈内,工资加补贴不比城里低,还能守在父母身边,这种“稳稳的幸福”,对经历过社会毒打的90后、00后来说,比“名校光环”更实在。

当然,争议也随之而来。有人翻出往年的案例:个别公费师范生毕业后果断违约,宁可赔钱也要去大城市闯荡;还有定向生被分到偏远地区,工资拖欠、岗位闲置,最后只能“躺平”。更尖锐的质疑是:“所有人都去考编,制造业、高科技行业谁来干?”评论区有位“斧头zzg”的留言引发热议:“总有人要打螺丝,但凭什么是我家孩子?”这话虽糙,却戳中了教育功利化的痛点——当志愿填报变成“算经济账”,兴趣和理想被“稳定”碾压,教育的多样性是否正在被瓦解冰消?

但换个角度看,这场“定向生热”也给高校提了个醒。上海海关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各警官学院这些行业院校之所以逆袭,恰恰是因为它们“更懂行业需要什么”。盐城师范的定向生培养模式,或许正是瞄准了基层教育的实际需求——与其培养“高不成低不就”的理论派,不如直接输送“能用得上”的实践型人才。这种“供需对接”的思路,或许比纠结“名校还是定向”更有意义。

回到那个634分的考生,他的选择或许不是“神操作”,而是一代人对现实的妥协与博弈。有人羡慕他“少走十年弯路”,有人替他惋惜“浪费分数”,但谁又能断定,十年后他不会成为乡镇教育的中坚力量?教育的意义,或许不在于“必须飞得更高”,而在于让年轻人既有“求稳”的底气,也有“试错”的勇气。

只是当“编制”成为志愿填报的终极答案,我们是否该问问:下一个十年,当这批定向生扎根基层时,那些被忽视的制造业、科技行业,又该靠谁撑起来?这个问题,或许比“634分选什么学校”更值得深思。

如果是你,会为“编制”放弃211吗?你身边有类似的“反向操作”案例吗?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500分也能上211,这10所... hello 各位同学们 “有时候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给大家推荐的十所大学 性价比高 实力强劲 相对...
女儿高考235分,妈妈气得砸桌... 盛夏的灼热,也比不上孙家客厅里那份冰冷的失望。 高考分数出来的那一刻,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235分。...
“博士也不稳”:美国身份体系的... 过去十年,博士学位几乎是留美身份的“稳定符号”。 无论是研究岗、教学岗还是实验室助理,似乎都有一条明...
永州市京华中学召开师德师风与校...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3日讯(通讯员 赵姝颖 肖毅 唐蕾)10月23日上午,永州市京华中学相继召开学校...
百家未来汇丨匠心守护 传承文明... 当“匠心工艺”走进“青春校园”,会碰撞出怎样的文明火花? 10月21日 “百家汇 绘未来” 朝阳区社...
一级学科硕士点VS专业硕士点:... 一级学科硕士点VS专业硕士点:考研选择的关键分水岭 当考研学子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级学科硕士点与专...
最不务正业校长?执意修楼还强制... 1995 年,叶志平初任桑枣中学校长。 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他没有急着抓教学成绩,而是带着施工队的老师...
【基层动态】鸭暖镇中心小学教师...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善辩。为努力营造“热爱...
聚焦新趋势,优化新策略,深外举... 近日,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在集团初中部淬真楼六楼会议室召开了2025年体育中考研讨会。会议以“聚焦...
当留学回报率下滑,中产家长为什... 教育,是不是已经变成一场只出不进的买卖? 上海初秋的一个下午,我在浦东一间书店的玻璃小阁里,听见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