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最快的成长方式:不是补课,而是学会吃“高级的苦”
开心田螺
2025-10-26 17:20:09
0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生人。”

可你发现没有?这句话被很多家长误解得太彻底了。

在他们心里,“吃苦”=“孩子越累越好”,好像孩子不熬夜、不刷题、不流汗,就注定上不了好大学,混不出好前途。

可现实是有的孩子越“苦”成绩越差,

越努力反而越迷茫。

看着孩子每天眼圈发黑、书桌上堆满练习册,你以为他在“拼命成长”,其实他可能早就在“假努力”的深坑里越陷越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孩子。

晚上十二点还在背书,第二天早上六点又被闹钟炸醒;

笔记写得密密麻麻,错题却一遍又一遍地重犯;

练琴三小时,手指都磨红了,可一上台仍然节奏混乱。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有些“低级”的苦,不但没让他们变强,反而磨掉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01

“低级”的苦,说白了,就是“忙得像陀螺,却一点进步都没有”。

1. 重复劳动,不带思考的“内耗之苦”

闺蜜家姑娘,今年刚小学五年级,妈妈要求她每天抄写课文十遍。

那天我去她家,看到她趴在书桌上,眼神空洞,嘴里还在念:“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声音麻木得像念经。

闺蜜在旁边欣慰地说:“你看,多用功啊,这孩子肯定能考好!”

可我在心里叹了口气。

那不是“用功”,那是“机械劳动”。

她的手很忙,大脑却在放空。

这种学习,只能让孩子变得厌烦、麻木,还会让他们误以为,努力就是痛苦的代名词。

时间久了,他们学会的不是方法,而是逃避。

很多父母误把“耗时间”当成“真努力”。

其实,低质量的努力,就像原地跑步,看着很拼,其实没走出一步路。

孩子越努力越累,越累越抵触,最后陷入“努力—焦虑—放弃”的死循环。

2. 只求做完的“被动之苦”

有些孩子每天写作业都写到半夜,家长天天夸孩子“自觉”,可后来一检查,错题率高得吓人。

问孩子为什么不检查?

孩子往往会说:“我只想赶紧写完,太累了。”

这就是典型的“假努力”。

孩子的手在动,脑子却没跟上。

他们像工厂里的机器,执行任务、应付检查,却从没停下来想过:

“我到底在干什么?”

“这个方法对不对?”

“下次能不能更快更好?”

这样的苦,都是“低级的苦”,因为它只训练了孩子的体力和忍耐力,却没有锻炼思维力和判断力。

这是“外力压着走”的苦,是为了别人眼中的勤奋,而不是内心的渴望。

02

真正能让孩子脱胎换骨的,不是“被逼着做”,而是做“自己想做”。

这就是我说的“高级的苦”。

1. 主动选择的“挑战之苦”

我女儿小时候很不爱说话,连课堂发言都紧张。

有一次,学校举办的小演讲家比赛,老师鼓励她报名。

她犹豫了三天,最后自己拍板:“我要试试。”于是我就给她报了两节播音主持的课程。

从那天起,她每天练习发音,录视频对着镜子纠正表情。

那种苦可真不轻。

有一次,我看到她在阳台练稿,嗓子都哑了。

我问她:“累不累?”

她笑着说:“累,但我知道自己在变好。”

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这就是高级的苦:主动的、清醒的、带方向的。

心理学上叫“自我决定理论”:

当孩子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大脑的奖励中枢“伏隔核”的活跃度会大幅提升。

也就是说,他在努力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有劲儿,越挑战越兴奋,越困难越不想放弃。

这种由内而外的动力,比任何奖励、威胁都更持久。

说白了,高级的苦不是“忍受”,而是“选择”。

是孩子自己愿意去吃的苦,哪怕过程艰难,也因为心里有光、有目标,就不觉得白费。

2. 为了热爱和追求的“梦想之苦”

你有没有发现?

很多孩子放弃的原因,不是怕苦,而是看不到“苦的意义”。

你每天逼他弹琴唱歌,他感觉枯燥又没意义,很容易放弃。

但如果他学乐器、声乐是为了成为喜欢的偶像、或者为了去心仪的艺术学院深造,那种动力就完全不一样。

孩子不是讨厌努力,而是讨厌“没有方向的努力”

当她只是被逼着“考级”,她的世界只有指法、音阶和家长的指责;

当她想象自己在舞台上发光,她的每一次练习都变成了通往梦想的台阶。

你看,意义感一旦建立,孩子就能扛下所有的苦。

就像登山的人,哪怕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只要心里想着“山顶有日出”,脚下就会生出力量。

这种“看得见希望的努力”,才是真正的成长。

03

每次我看到家长对孩子说:“你要再加把劲”“别人都比你努力”,我都替孩子心累。

因为这类话,听多了只会让他们更焦虑、更自我怀疑。

聪明的父母,不是拼命催促,而是耐心引导。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别急着说“坚持就是胜利”;

不如先问问:“你为啥要做这件事?”

“你想从中得到什么?”

“我们能不能一起找个更好的方法?”

让孩子明白努力背后的意义,让他们对“苦”有选择权。

当他们学会为了目标、热爱去吃苦,他们就不再害怕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

那时候的努力,不是被逼的生存,而是自己点燃的成长。

辣妈语录:

记住一句话:

真正有价值的努力,不是流多少汗,而是你知道为什么流汗。

当孩子的眼神里有光、心里有方向,所有的苦,都会变成他通往未来的路。

那时,你不用再催他努力,他自己,就会飞,你说对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幼儿园怎样让后勤人员闪闪发光 ①保健医生给幼儿讲解五谷知识。魏子珺 摄 ②保育员教幼儿剪纸。钱豪琼 供图 ③厨师教幼儿认识蔬菜...
43名新生弃读东华大学,学生姓... ▲东华大学43名本科新生放弃入学资格的公告引发了关注。图/齐鲁晚报视频截图 近日,东华大学在学校官网...
领头羊刹车!中超-卡扎伊什维利... 北京时间10月26日13点35分,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28轮一场焦点战役中,山东泰山坐镇主场济南奥...
AI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 单泽宇 AI时代,教师会被取代吗?日前,“2025·中国教师发展论坛”闭幕,在“人工智能+教师教...
温州大学最新CSSCI论文收录... 温州大学最新CSSCI论文收录 (2025年第4期) 为及时展现我校师生CSSCI论文发表情况,图...
继春假、秋假之后,雪假来了!推... “春假”“秋假”“雪假”等特殊假期的出现与演变,始终与社会发展需求、教育理念革新紧密相连。 春假与秋...
以创新模式打开“写生路上的思政... 近日,江西省景德镇市瑶里古镇的青石板路上,178名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师生手持画笔,在革命旧址前开...
一个孩子最快的成长方式:不是补...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生人。” 可你发现没有?这句话被很多家长误解得太彻底了。 在他们心里,“...
李文博士:限制印度留学生来华! 看到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李文博士的建议,认为现在印度来中国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建议每年将印度留学生人数限制...
985高校划分为5个梯队,社会... 全国共计有39所985高校,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最强实力。这些高校得到国家政策和资源扶持,整体实力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