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共计有39所985高校,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最强实力。这些高校得到国家政策和资源扶持,整体实力确实遥遥领先。
但是从国家单位和社会企业招聘的情况来看,985内部同样出现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用人单位并不是对所有985高校的学生都一视同仁。
比如大家可以查看历年各省定向选调生高校名单,各省制定的标准都有差异。部分985高校都没有被列入选调生名单里面。
还有部分世界500强企业将985高校划分为多个档次,根据不同的档次给予毕业生不同的待遇。
因此,通过各种选调生和企业用人单位的各项标准,实际已经将985划分为五个档次,今天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

第一梯队:清华北大
作为全国最顶尖的两所高校,清华北大的社会地位是远超于其他985高校,所以其社会影响力非常大,也得到各类国家单位和企业认可。
全国所有的优质企业或者国家重要单位,基本都会前往清华北大招聘。甚至有大量机关直接到清华北大引进高端人才,给予重点培养。
因此,即使是清华北大冷门专业的学生,实则在当前的社会中同样可以谋求一份不错的工作。比如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到教培机构工作,其自身的光环,就可以拿到30万以上的年薪。
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无论是在就业还是深造等方面都拥有巨大优势。这两所高校2025年的保研率都已经突破60%,和其他高校拉开很大差距。
第二梯队:华东五校
华东五校并没有官方认证,实则是属于民间层面的称呼。主要是指华东的五所高校在全国排行榜、高考录取分数以及学科评估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领先于其他985高校。
华东五校指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根据各省发布的2026年定向选调生选拔高校名单,这五所高校全部都上榜,证明在官方眼里面同样拥有极高地位,说明和其他985高校相比还是有领先优势。
从毕业生深造角度来看,这5所高校的平均保研率都在40%以上。在世界四大教育机构发布的排行榜里面,均进入全球100强,所以出国留学都能到比较好的学校深造。

第三梯队:主要副部级985高校
第三梯队985高校在综合实力方面或许会有差距,但是从官方和企业认可度来看,实则并没有本质区别,这些高校都有一定的区域属性,所以更应该关注所学的专业。
这些高校主要包括有综合性高校: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
理工类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还有农业领域里面的中国农业大学。这些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整体发展保持稳定。虽然在高考录取分数线方面或许会有一定差异,但并不影响高校在社会层面的认可度。
特别是在国家招聘和民营企业招聘方面,这些高校的学生都能在同样的起跑线上,至于最终是否能被录取,主要还是看学生个人的能力。

第四梯队:主要厅级985高校
部分985高校的书记和校长享受厅级待遇,这样的略微差距使得学校在各省选调生选拔方面会稍微落后。比如在部分省份不会作为重要招聘对象高校。
这些高校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
这些高校由于历史原因,其发展特色各有差异。在20世纪初期也没有进行合并,所以综合实力方面不如第三档次的高校,所谓的社会地位或许没那么高。
但是从社会层面的就业率和就业薪资来看,电子科技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却又是处于绝对领先状态,能位居全国前15名。因此,大家还是要理性看待。
第五梯队:末流985高校
民间俗称的末流985高校,主要有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4所高校。
这四所高校在就业和深造方面都略显不足,首先是大型企业招聘方面,部分科技类企业有可能就不常到这四所高校招聘。
毕竟这四所高校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较低,在985高校里面确实属于最后的梯队。生源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加上综合实力又比较弱,所以在企业层面的认可度会较低。
从深造方面来看,这4所985高校的保研率都是在25%以内,和顶尖的211高校实则属于同一个梯队,在各省定向选调生选拔当中,也是表现得较为普通。

以上是基于各省定向选调生选拔名单和世界500强企业的招聘情况进行的初步划分。所以大家必须要明白,社会对于985高校的划分并没有排名那么细化。
诸多985高校实则并没有明显差距,即使是第三梯队的985高校,不同高校的分数线差距可能达到50分,但最终毕业找工作时,还是可以应聘同样的单位和岗位。
因此,这也告诫各位学生要看清楚中国985高校的格局,所谓的高校排名或者军工光环,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