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下旬,英国集中释放多项政策与民生动态:教育领域收紧高校招生质量、推动学费随通胀上涨;经济层面一边吸引海外投资,一边面临人均 GDP 排名下滑预警;民生领域则曝出高校减支、连锁餐饮破产闭店 —— 多维度变动背后,折射出英国当前在教育质量维护、经济增长提振、民生成本控制之间的平衡难题。

英国教育部近期推出两项核心举措,直指高等教育 “质量与成本” 双痛点,试图扭转部分高校 “重招生、轻教学” 的现状。
10 月 20 日,教育大臣菲利普森公布政策白皮书,明确由英国学生办公室(OfS)对教学质量不达标院校采取 “罚款 + 限招” 措施。其设定的最低质量门槛清晰具体:
这一政策针对的是部分高校 “靠低质量课程吸引学生、却无法保障就业” 的问题。菲利普森直言:“学生不该为‘前途黯淡’的课程买单,政府要确保每一分教育投入都能为未来铺路。”
同日,教育部同步宣布:2026 年起,英格兰地区大学学费将根据通胀率逐年上调,当前本土学生学费上限 9535 英镑(约合 8.8 万元人民币)的标准将动态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学费涨价并非 “一刀切”:
此举本质是 “以学费为杠杆,倒逼高校提升教学质量”,但也引发争议 —— 反对者认为,通胀叠加学费上涨,会加重普通家庭的教育负担,尤其在当前英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的背景下。
英国财政部与经济研究机构的动态形成鲜明对比:一边积极招揽海外投资,一边面临长期经济排名下滑的预警,凸显经济增长的 “内外矛盾”。
为破解跨国企业 “投资英国流程繁琐” 的抱怨,英国财政部计划推出 “海外投资者定制化服务”,由专人协助企业处理签证、税务规划等复杂流程。该政策将于 10 月 24 日由财政大臣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上正式公布,目标是吸引至少 100 亿英镑(约合 920 亿元人民币)外资流入。
这一举措直指英国投资环境的 “痛点”—— 此前有欧洲金融公司 CEO 吐槽,法国会派专门团队协助外资企业,而英国往往只提供 “带税务部门电话的 PDF 文件”,服务效率差距明显。财政部希望通过 “主动服务”,挽回在全球投资竞争中的劣势。
与 “吸引外资” 的积极动作相反,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的模型预测显示,英国经济长期增长乏力:
分析认为,通胀高企、劳动力短缺、产业升级缓慢是核心原因。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传统富裕国家中,仅加拿大(从 26 位降至 54 位)、法国(从 27 位降至 49 位)的排名下滑幅度比英国更大,反映出部分发达国家共同面临的增长困境。
教育与经济的调整,最终传导至民生领域,高校压缩开支、连锁餐饮破产闭店等事件,让普通民众感受到 “日子收紧” 的压力。
因面临 1.4 亿英镑(约合 13 亿元人民币)的开支削减压力,爱丁堡大学近期缩减了校园免费经期产品的供应范围:此前主图书馆 8 层中至少 6 层提供,如今仅保留 3 层。
这一变动与苏格兰政府 2021 年 “要求所有教育机构免费提供经期产品” 的法律相悖,但校方表示 “实属无奈”—— 近年来英国高校普遍面临财政压力,部分院校已通过裁员、停开冷门专业等方式节流,爱丁堡大学的 “经期产品减供”,只是高校紧缩的一个缩影。
10 月 20 日,必胜客英国业务运营方 DC London Pie 进入破产管理,计划关闭 68 家堂食餐厅和 11 个外卖点,直接导致 1200 多名员工面临失业。尽管其全球母公司百胜餐饮集团紧急出手,收购 64 家门店保住 1276 个岗位,但仍难掩英国休闲餐饮的困境。
业内分析指出,必胜客的危机是 “多重压力叠加” 的结果:
从 2020 年的 240 家堂食店,到如今仅剩 64 家,必胜客英国业务的萎缩,也成为英国餐饮行业整体承压的写照。
近期英国的一系列变动,本质是在 “维护教育声誉”“提振经济增长”“控制民生成本” 之间寻找平衡点,但从目前来看,各项政策仍存在 “顾此失彼” 的挑战:高校严管可能减少低收入群体入学机会,学费涨价加重家庭负担,经济刺激效果尚待观察,民生领域的紧缩则直接影响民众获得感。未来如何在多重目标中找到最优解,仍是英国政府需要面对的核心课题。
来源:取材网络
声明:推文基于更好更多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 方略研究院 观点和立场,如有疏漏及不足之处,请随时指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后台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关注 方略研究院 | SquareStrategics Research Instiute ,纵览全球教育研究前沿动态,解码教育决策新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