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小情绪
1.我今年上五年级,我姐姐上初中,姐姐成绩很好,每次过年聚会,亲戚们总爱拿我和姐姐比,爸妈总用充满鼓励的眼神让我加油,我不喜欢这样,但又不知道怎么“反抗”。
答:处在被比较之中,会让你觉得被动的同时感到难堪,他们是在用姐姐优秀的标准来衡量你,但却忘了你就是独一无二的,你有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同时他们还忽略了你的内心感受。
你可以和爸妈坦诚地聊聊心里的这份不喜欢:首先,你不愿意有人将自己和姐姐进行比较,这会让你局促不安,会伤自尊,你希望爸妈能够帮忙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其次,你承认在成绩上跟姐姐有一定的距离,但成绩不是一个人成长的唯一,你希望被爸妈看到、肯定,不想复刻姐姐的方式,而是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2.晚自习放学,爸妈会骑电动车来接我,而同学爸妈都是开车来接的。有时候聊天,同学们会拿这件事情开玩笑,我感到有点被冒犯,难道爸妈的爱要靠一辆车来判断吗?
答:身边有同学以是否开车接送孩子作为评判家长好坏的标准,这显然是一种片面且不成熟的看法。
当同学再次拿这事开玩笑时,你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回应:“大家别小瞧这电动车,它可是环保小卫士。我爸妈骑着它来接送我,我感觉特别温馨。”这样既不会让气氛尴尬,又能传达出你对此事的态度。若幽默化解效果不佳,你可坦诚地和同学们说:“我知道你们只是开玩笑,但总是这么说,我会觉得不太舒服。爸妈的接送方式不同,但爱是相同的。”相信多数同学在你真诚表达后会有所收敛。
3.初一上学期读下来,我感觉初中数学真的好难,老师讲的我都能听懂,但做题目时觉得很累,一看答案又“醍醐灌顶”,能有什么办法让我顺利解题吗?
答:初一数学确实是个新挑战,上课能听懂,但做题时卡壳,这是许多同学都会碰到的困惑。别担心,你并不孤单,遇到困难可以及时寻求帮助,关键是要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
首先,确保课堂知识真正掌握。课后多复习,试着自己总结知识点,用简单的语言复述给老师或同学听,这能帮助你将知识点理解得更加透彻。
其次,多做题,但别盲目。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目练习,每做完一题都要反思:这道题考的是哪个知识点?正确的思路是什么?
然后,准备错题本。把做错的题目整理起来,定期回顾,我为什么会做错?尽量确保同样的错误不再犯第二次。
最后,保持积极心态。遇到困难时,别气馁,相信自己能克服。
记住,学习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自己解题越来越顺手。
4.爸妈说考得好才能拥有轻松的假期,成绩稍微下滑就取消假期出游,难道这个世界上所有东西都需要用成绩来换吗?我想和爸妈好好谈一谈,谈之前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
答:在你和爸妈谈一谈之前,可以做如下的准备:制作两张奖状,写上颁奖词,分别用来送给爸爸、妈妈,称赞他们在生活中的付出和对自己的陪伴;绘制一张图表,捋一捋自己的学习状况,分析存在的不足和值得肯定的地方,明晰学习目标;梳理和爸爸妈妈要谈的话题:了解取消旅游的真正原因、聊一聊出游带来的好处、表达拥有轻松假期的意愿;制作家庭心愿卡,用来写家人的心愿。
其实敞开心扉,你听我说,我听你说,那曾经的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家长的小烦恼
1.女儿将迎来初中的最后一个寒假,有家长说,初三的寒假是中考的分水岭,要抓住这个寒假咬牙学,但看着女儿期末阶段努力的样子,我很想让她在寒假好好休息,究竟该怎么规划才好呢?
答:初三寒假既是孩子休整身心的好时机,也是为中考冲刺做准备的关键阶段。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制订一个平衡学习与休息的寒假计划。
首先,身心放松。可以安排一些亲子活动,如带孩子一起做美食、看电影、观画展等。也可一起短途旅行,体验年味,感受祖国壮美河山,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愉悦身心。
其次,不能忽视学习。可针对孩子的薄弱科目制订针对性的复习计划,每天安排适量的学习时间,既不过度劳累,也不荒废学业。若时间允许,可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线上或线下讲座等,拓宽知识面,提升应试能力。
再次,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她的想法和需求,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将是孩子逆袭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寒假里,家长要善于做好自身要求与孩子接受度之间的平衡点,还要与孩子一道找到学习与娱乐的平衡点。
2.以往寒假,作为双职工的我们会先把孩子送回老家,但今年女儿明确提出想先自己独立在家一段时间,等我们放假再一起回老家,她只有三年级,我有点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应该怎么办?
答:三年级的孩子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开始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所以,家长不用紧张,而是要感到高兴——我的孩子在长大。她提出的建议,我们要采纳,这是锻炼她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非常难得,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当然,在尊重女儿这个选择时,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来制订一份详尽的寒假计划,其内容包括学习、运动和休息。其次是教给女儿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比如热个牛奶、煮个水煮蛋等。再次,和孩子强调学习生活中的安全常识:电、水、燃气等使用方法,将紧急电话梳理出来放在家里显眼的地方,提醒孩子不接陌生电话,不单独邀请同学来家里玩,也不要独自外出,随时和爸妈保持联系。
马上就要过年,其实孩子独立在家的时间并不长,在这段时间里,家长可以适当顺应孩子的要求,帮助她快乐长大。
3.每年假期快开始前,儿子就会制订“家务打工计划”,比如洗碗一次8元、扫地一次5元等,用这种方式来挣零花钱。我们担心他会把“帮忙”看成等价交换,比如给爸妈倒杯水也要报酬,该如何正确引导他?
答:制订“家务打工计划”来挣零花钱的行为,值得肯定的是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平衡劳动与爱的表达,家长可尝试以下引导方法:
明确家务意义:择机与孩子沟通,让他明白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非单纯为了赚钱。
设立特别任务:设立一些不支付报酬但对家庭有意义的特别任务,如与爸妈一起准备家庭晚餐、布置新年装饰等,让他感受为家庭付出的快乐。
注重榜样作用和情感回馈:作为家长,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展示无条件为家庭付出的态度,让孩子潜移默化中学会关爱家人。当孩子主动帮忙时,给予他言语上的感谢和拥抱等情感回馈,让他感受到被需要和爱的价值。
最后,还可以定期与孩子讨论他的感受与收获,适时调整家务报酬制度,确保既激发他的积极性,又不影响他对家庭责任的正确认识。
4.女儿上初二,原来每天晚自习回家,都要吃点宵夜,最近不吃了,说要保持身材,还打算在寒假里减肥。小姑娘体重不到100斤,但因为是娃娃脸,所以看起来有点“婴儿肥”,我们觉得她根本不胖,但她的态度很坚决,应该怎么劝解她?
答:家长要认可孩子对美的追求,这是正面的自我提升意愿,但也要引导她建立健康的身体观念。
你可以和女儿开诚布公地谈谈,直言盲目减肥会对身体有伤害,我们可以一起寻找更健康的方式来保持如此良好的体态,比如适量运动、均衡饮食等。
寒假里,一起制订一份既能享受美食又不影响健康的饮食计划,再加上适量的户外活动,这样既能让身体更强健,又能让心情更愉快。
如果孩子还是有所犹豫,你还可以借助专业医生的分析,进一步提升孩子对自身身材的信心。
特别感谢
杭州启成学校
初中部:李彬 李晓辉
小学部:夏芸 尤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