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就业稳、薪资高”的高校,“两财一贸”是绕不开的话题,而中央财经大学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凭借几十年在财经领域的深耕,每年就业率都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该校的社会与心理学院,凭着“社会+财经”“心理+财经”的交叉优势,毕业生不管是深造还是直接工作,前景都很好。
先看最直观的就业数据,该学院近十年就业率一直稳居全校前列。更厉害的是“双高”表现:深造率高。近五年平均有50%左右的学生能拿到国内外名校的“入场券”。
国内读研的学生,大多走入北大、人大、北师大、复旦这些顶尖高校的社会学、心理学专业;出国的同学表现同样优异,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这些世界名校的名单里,总能看到社心学院学子的名字。

另一边是就业质量高,70%的就业学生直接扎进银行、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这些大家挤破头想进的单位,成为该校社会与心理学院毕业生的“常规选项”。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山证券、普华永道这些知名企业里,都有毕业生们的身影。而且毕业生不是做简单的基础工作,而是凭借“社会+财经”“心理+财经”的复合能力,在财富管理、用户研究、社会政策分析这些核心岗位发光发热。

而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社会与心理学院“接地气”的培养模式。本科生导师制让每个学生都有专属“学术引路人”,从科研选题到论文写作全程指导;田野调查、社会调研这些实践机会,能让学生把课堂上学的理论直接用到现实场景里。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跟着导师做数字化社会分析,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去金融机构做实习,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实验室里用Python、R语言分析数据,这些经历都将是学子们日后就业的加分项。
“社会学给了我一双看世界的慧眼,能让我关注到底层的声音,还学会了独立思考。”
袁同学本是被调剂到社会学专业的,可谁知越学越着迷,现在保研留在中财大继续深造,想未来从事社会学教育,把这份对学科的热爱传递下去。
社会工作专业的曹彧之则特别认可专业的“温度”:“社工教会我尊重和包容,不管是自我成长还是帮别人解决问题,都特别有价值感。”该学院提供的专业实习、“龙马社心红砖大讲堂”这些活动,也让她收获满满,最后成功保研到人大社工专业。

总的来说,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的就业实力,本质是“专业特色+学校优势”的双重加持。紧扣中财的财经基因,让学生既懂社会运行规律、又通心理洞察技巧,还会用财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一专多能”的人才,正是当下职场最缺的。
如果屏幕前的各位同学对社会现象感兴趣,想搞懂人的心理,又不想放弃财经领域的好前景,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绝对值得考虑。